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内容显示,中国将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其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作为主要的内容被列示在内。
要把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并装载在各行业的机械设备上,由“制造”转变为“智造”,除了在新材料、先进工艺及制程、软件技术的突破外,让产品的生态信息能够在制造过程中无障碍的流转,是其核心条件之一。
为了实现信息融合,在数据导入、特征点感知、特征测量、数据回馈、数据比对、数据审查、特征调整及修复等环节上,都离不开目前的半导体产业、智能传感产业、触控显示产业的技术进步及产能支持。
随着数据存储由机器本身的工业电脑转移到产业链的云端服务器,导入、检视、审查、授权数据的工作端,也会从机器本身的简易监视器,转移到可以远程控、便携的工业平板上来。
目前完全脱离人工的机器自主智能制造,因牵涉到机械伦理与资源优先的问题,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比较难以实现。而在人工参与或监控下的智能制造,只有打通工业平板相关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的实现。
在“中国制造2025”的第一个十年内,工业平板的需求量预计达十亿部以上,总产值超万亿规模,这对触控显示及半导体的产能需求空间十分庞大,这也是面板和半导体企业仍在扩充产能的信心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