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敌台海两岸 松下退出PCB业务

松下(Panasonic)于2014年12月22日宣布,计划把位于日本山梨县生产印刷电路板(PCB)的子公司"Panasonic Industrial Devices Yamanashi(以下简称PIDY)"出售给日本新旭电子。

日经新闻、产经新闻等多家日本媒体报导,松下(Panasonic)于2014年12月22日宣布,计划把位于日本山梨县生产印刷电路板(PCB)的子公司"Panasonic Industrial Devices Yamanashi(以下简称PIDY)"出售给日本新旭电子。

Panasonic将在2015年4月1日PIDY更名为"新旭电子工业山梨株式会社"后,择机出清手中剩余的PIDY10%股权。
 
此前松下关闭了位于日本三重县松阪市、群马县大泉町、以及位于越南、台湾等4座生产智能手机等IT产品用PCB的工厂,计划把年产值约10~20亿日圆的车用、产业机器用PCB的订单全部集中到PIDY生产,集中资源让PCB业务存活下来。
 
松下有54年生产PCB产品的历史,1996年开始生产用于智能手机的多层PCB,2012收购三洋电机开始涉足应用于IC基板的薄型/高密度配线板(ISM)业务。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是几乎所有电子产品的承载载体,组装电子零件用的基板,全球产值每年达500亿美元,占电子元件产业总产值的1/4以上,在电子行业中仅次于半导体行业。
 
在2000年以前,全球PCB产值70%分布在欧洲、美洲(主要是北美)、日本等三个地区。进入21世纪以来,因为人力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较大,很多大的PCB厂开始逐步向一些发展中人力成本低的亚洲地区转移,让亚洲的PCB产值接近全球的90%,形成了新的产业格局。
 
随着全球整机制造转移到中国,也让各国主要的PCB生产商都在中国建立产能。从2006年开始,兼具成本和市场优势的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产值最大、增长最快的PCB制造基地,并已成为推动全球PCB行业发展的主要增长动力。
 
目前设在中国PCB生产企业约有上千家,在总体规模上三资企业占优势。中国的PCB产业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占全国总量的90%,通讯用产品是中国PCB主流应用领域,比重7占到成。
 
日本主要PCB生产厂商有Ibiden、CMK、旗胜(Nippon Mektron)、藤仓(Fujikura)、Shinko、名幸(Meiko)等。
 
中国涉及PCB业务的上市公司有超声电子(SZ:000823)、方正科技(SH:600601)、天津普林(SZ:002134)、超华科技(SZ:002288)、兴森科技(SZ:002436)、沪电股份(SZ:002463)、依顿电子(SH:603328)、生益科技(SH:600183)、达进东方照明(HK:00515)等。
 
近年全球的PCB业务增长开始放缓,价格战快速改变供应链的结构,技术创新能力、新兴产业需求及高端大客户需求的跟踪和保障能力成了PCB厂商获取高额利润的关键。
 
在中国台海两岸PCB厂商的竞争激烈下,松下PCB业务赢利越来越困难,在产能、服务等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松下再部署资源来保留PCB业务的意义已经不存在,松下决定完全退出PCB市场,出售PIDY。
 
根据日本电子回路工业会(Japan Electronics Packaging Circuits Association;JPCA)17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累计2014年1-10月期间日本PCB产量111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产值4,028.20亿日元,同比下滑2.9%。
 
其中,1-10月期间日本硬板产量为89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2%,出货;产值为2,676.36亿日元,同比下滑3.9%;软板产量171.5万平方米,同比下滑6.1%,产值470.07亿日元,同比下滑6.7%;模块基板产量48.1万平方米,与去年持平,产值881.77亿日元,同比增长2.8%。

读者们,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机报报道,请狠戳这里寻求报道
相关文章
热门话题
推荐作者
热门文章
  • 48小时榜
  • 双周榜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