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五月天气一般,消费电子产业热度也在持续攀高。
前几天,美国苹果公司发布了净利润高达102亿美元、同比增长7%的华丽Q2财报。其中,4370万部iPhone销量,大中华区营收93亿美元、同比增长13%等闪亮数字,让整个消费电子业界震惊。
有意思的是,与此同时,索尼“破产”的传言又喧嚣尘上。同样是国际大厂,不一样的境况,不由让飚哥遐想个中原由,试图拨开消费电子产业发展迷雾,窥见移动终端市场格局的未来发展轨迹。
苹果iPhone的一骑绝尘,让飚哥猛然发现“中国制造”掌控移动终端产业话语权的机会再次显现。
不仅仅因为,苹果iPhone供应链中的中国厂家占比超过八成,而是因为处于巅峰状态的苹果iPhone的技术优势即将消失殆尽。
过往iPhone带领苹果公司实现业绩和销量上的神话般增长,是因为苹果iPhone拥有软环境和硬环境的双重优势。
软环境自然是App store,硬环境是不断采用最新的触控技术、摄像与显示的完美结合,以及苹果公司与个别芯片企业签订的独家供应壁垒。
但今天,安卓市场已经可以与苹果App store娉美,甚至应用更多,苹果的软环境优势已不复存在。
在硬环境方面,中国本土制造的触摸屏产品突飞猛进,OGS和ONCELL触摸屏与苹果所采用的INCELL触摸屏,厚度仅相着零点零几毫米。而苹果与个别芯片厂家的独家供货协议的有效期,应该也快到期,或者已经到期。此外,在强大安卓智能手机市场的攻势下,上述芯片厂家没有理由放弃如此广阔的市场。
这意味着,中国移动终端厂家依靠本土的显示与触摸厂家、摄像头厂家,就可能实现摄像与显示的完美结合,并在移动终端产品上得到体现。
如此一来,中国制造的移动终端产品将在产品性能上进一步逼近苹果iPhone,加上天生的价格优势,就可能将苹果iPhone拉下神台。因为,只要中国手机厂家可以在手机性能进一步逼近苹果iPhone,苹果iPhone就无法再持续保持其高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大厂与中国厂家不同的是,国际大厂的生存法则是产品必须保持高利润,获得产品高利润的途径是,创新的产品和性能的绝对领先,而不是一点点领先。
过往二十年的手机发展史也充分证明了上述理论。
当年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飞利浦、西门子等手机国际大厂,依靠产品性能的绝对领先,保持着其高价格和高利润。随着国产手机厂家的崛起,以及国产手机产品性能的不断提升,在中国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全面蚕食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际大厂的市场,并将其拖入价格比拼的泥潭,让其无法再持续从产品上获得高利润。由此,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也走下了手机市场的神台。
所以,爱立信、飞利浦、西门子纷纷放弃其手机业务,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也开始驶入下滑通道。
其实当时的国产手机在功能和设计上,从来就没有超越过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仅仅是一步一步逼近。
当然,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并不是国产手机打败的,而因为有了苹果iPhone从高端打压,加上国产手机已经开始从高、中、低端全面逼近,两面夹击才最终被打败。
今天国产智能手机也在功能和设计上,一步一步逼近苹果iPhone,真正欠缺的似乎仅仅是摄像与显示的完美结合等不多的东西。
如果国产手机欠缺的东西得以弥补,苹果iPhone走下神台的日子将指日可待。如果非要飚哥指出这个时间点,应该是2015年底。
这个时间点能否如期实现,一方面需要中国本土的显示与触控厂家、摄像头厂家、芯片厂家和终端厂家的通力合作和广泛沟通,另一方面也构建在苹果的创新能力上。
若还未面市的苹果iPhone6的技术创新,还如iPhone4到iPhone5的平淡,上述时间点可能提前来临。若iPhone6的技术创新又是一个革命性的,上述时间点将会向后推迟一年。
但无论如何,“中国制造”掌控移动终端产业话语权的机会已经再次显现。
基于此,旭日《手机报》正展开的触控产业调研“江西行”,也将会注入摄像与显示的完美结合的概念和实际动作,更需要业界同行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