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泰并购旭曜剑指in-cell 投资者不买账

4月7日,全球出货量最大的触控芯片厂商敦泰科技(5280-TW)公布,将通过股份转换的方式并购显示驱动芯片厂商旭曜科技(3545-TW)。 换股比例

4月7日,全球出货量最大的触控芯片厂商敦泰科技(5280-TW)公布,将通过股份转换的方式并购显示驱动芯片厂商旭曜科技(3545-TW)。

换股比例为以每1股敦泰科技普通股换发4.8股旭曜科技普通股,并购及股份转换基准日暂定为2015年1月2日。若以4月3日(敦泰科技及旭曜科技董事会决议前一个交易日)当天的收盘价计算,此番并购之中,旭曜科技的溢价率为11.42%。

“并购旭曜可以令敦泰触控IC和LCD驱动IC的整合进度加快,为服务in-cell市场打下基础,当然也会对on-cell产品有帮助。”此时身处台湾的敦泰科技市场副总裁在接受手机报时如此说道。

4月8日,敦泰科技股价下跌6.98个百分点,市值蒸发11.57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2.37亿元),旭曜科技下跌4.84个百分点,股价走势反应出投资者对上述并购方案信心不足。

买一张in-cell的门票?

“敦泰和旭曜此前各自都在开发集成了触控和显示功能的IC产品,然而就旭曜本身的情况来看,因为对触控领域的积累不足,研发进度不如预期,敦泰并购旭曜实际上是技术互补。”一位旭曜科技中层对手机报表示。

上述旭曜科技中层谈到,目前市场上也还没有其他IC厂商能够量产集成触控和显示功能的IC产品,同行都在比赛谁先开发出来,因此虽然明年1月2日是两家公司真正合并的日子,但是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双方技术团队就会一起配合开发新产品。

触控和显示整合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其中在多种技术方案中,in-cell可谓是整合程度最深的,而且苹果作为智能终端产品设计的风向标,对使用in-cell非常明确。据手机报了解,继iPhone5使用了in-cell触控显示屏之后,苹果下一代手机iPhone6仍会继续使用in-cell技术,而这更加坚定了业界对开发in-cell技术的信心。

不过旭日移动终端产业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李星认为,上述双方合作首先的目标应该是优化敦泰的on-cell产品,on-cell之后才是in-cell。

时下,原来做LCD驱动IC的厂商,如台湾联咏科技Novatek(3034-TW)、晶门科技(2878.HK)等纷纷开发整合触控功能的芯片,即便是旭曜科技也在试图将触控IC纳入囊中。此前,瑞萨计划出售与力晶、夏普合资公司瑞力,全面退出中小尺寸显示驱动IC市场,便吸引国际触控芯片大厂博通(Broadcom)、新思(Synaptics)直接竞标,希望取得显示驱动的技术。

据旭日移动终端产业研究所了解,敦泰科技早前也通过各种渠道,大力招揽显示驱动IC大厂日本瑞萨的技术人员,加快自己的显示驱动芯片开发和on-cell电容驱动芯片产品优化。

李星认为,在on-cell、in-cell市场份额攀升的情形下,敦泰科技作为主控触控芯片的厂商也面临着开发或吸收显示驱动技术的需求,继续巩固自己在芯片的市场领先地位,并购旭曜科技可以弥补自己在显示领域的短板。

争夺供应商资源?

“除了技术互补之外,两家合并之后规模更大,此时去跟台积电、联电谈会更简单。”上述旭曜人士谈到。

目前平板显示产业链的情况是,京东方、南京熊猫、华星光电等一起投了多条8.5代线,在大尺寸的液晶电视市场增速有限的情况下,转战中小尺寸市场已经十分必要。玻璃面板资源越来越多,而与此同时,台积电、联华电子(NYSE:UMC)等主要的晶圆代工厂并没有相应的扩大产能,今年触控、显示厂商之间将爆发供应商资源争夺战。

对于股价走低的问题,联咏科技一位高层对手机报谈到,in-cell有可能是未来触控显示技术的主流,上市公司利用资本优势早早进行布局也是合理的,但是短期不太可能量产,因此对敦泰科技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反而会被旭曜较低的利润率拉低利润率水平,影响投资信心。

旭曜科技于2006年成立于新竹科学园区,2007年挂牌上市,2013年全年营收为93.62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19.37亿元),净利润为3.64亿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7531.16万元),净利润率为3.88%。

敦泰科技2013年全年营收达到48.53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9.82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净利润12.7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2.6亿元),是获利最高的触控芯片厂商,净利润率高达26.17%。

 

读者们,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机报报道,请狠戳这里寻求报道
相关文章
热门话题
推荐作者
热门文章
  • 48小时榜
  • 双周榜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