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吴宏超总结了智能手机未来发展的五大趋势,他认为In-Cell可实现超薄、窄边、显示触控一体化,契合了显示触控的发展需求。但同时他也指出了In-Cell目前面临着可量产资源有限、产能不足、成本偏高等挑战,他呼吁In-Cell玻璃供方释放panel,让更多LCD模组厂加入In-Cell组建的供应链中。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中兴通讯的吴宏超,今天非常荣幸在这里和各位专家、各位业内朋友,交流一下我们中兴通讯终端的一些情况和关于In-Cell的一些看法。同时也很感谢主办方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安排,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的平台。
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聚焦和机遇,我觉得聚焦和机遇这两个词是能最恰当的描述我们对于In-Cell的观点。
中兴通讯终端目前已经是中兴通讯三大核心业务之一,除了中国地区、海外地区,已经占据半数以上的份额。近几年智能终端的发货量逐年提高,2012年智能终端规模上量,2013年我们加强了中高端的占比,2014年我们聚焦精品战略+极致用户体验。我们在亚太打造明星机型Blade,采用单芯片In-Cell方案,BladeS6目前还是持续畅销的。
中兴是全球少数能实现从无线、有线、承载、服务器、终端、芯片、运维等端到端安全保障的厂家,在行销与品牌方面,面对大国大T,聚焦通路与电商,在一些C2C,我们有一些创新的像微品会开创了独特、有效的品牌。
我们认为智能手机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有五大趋势;
1、产品形态多样化;
2、人机交互智能化;
3、感知智能化;
4、应用智能化;
5、多功能融合。
简单讲一下人机交互智能化,因为跟我们今天主体比较相关,随着智能手机机器学习和理解人意图能力提升,它能将听得懂人的自然语言,看的明白手势含义,甚至能领会人的心思,这些能力将使得人机交互变得更加智能,让人在交互过程当中变得更轻松、有趣。
在显示和触控方面,现在的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应用越来越多,承载的内容越来越多。在图象表象力上,对比度、色彩饱和度、亮度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用户也越来越挑剔,薄、轻、快是选择手机的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我们引入了超薄、窄边、显示触控一体化来实现用户的需求。
从贴合来看,全贴合已经成为目前中高端的标配,甚至有往低端渗透的趋势。在厚度上无论是In-Cell还是OGS,盖板的厚度大家都努力做到0.5毫米以内,在窄边框我们希望做到1毫米以内。在触摸体验方面,用户体验方面,目前在一些创新体验,比如手套、手势唤醒已经应用的比较广泛了,我们认为后面的热点就是3D触控。
接下来介绍一下我们2015年智能手机LCD和TP的需求。LCD5寸和5.5寸2015年需求量超过半数,5寸以上大屏主要采用全贴合。而5寸以下我们以规格收敛为主,集中采购量。在结构设计上,我们聚焦超薄、窄边、柔性。显示效果上我们追求亮度、饱和度、色差,在资源整合上我们推动显示触控一体化。
在TP方面,可以看到2015年我们对In-Cell大幅度提高,全贴合提高10%。但是我们为什么用In-Cell?首先In-Cell它契合了显示触控的发展需求,从四个方面来讲;
1、厚度薄;因为它整合了TPsensor层;
2、窄边框,借助LCD高精度光刻工艺,相比OGS有比较大的优势;
3、盖板造型多样,可以实现曲面,复杂纹理和复杂的颜色效果;
4、资源整合;In-Cell的供应链缩短,简化了我们资源管理的能力,有效的提升了我们质量的水平。
In-Cell这么好,我们当然要用。
下面说一下In-Cell的挑战,在资源方面我们看到,目前可量产资源有限,产能和需求不匹配,所以我建议更多的厂家要加快量产进程。成本方面,因为资源和良率问题导致目前偏高。所以大家要加快技术创新,良率提升希望能做到和分离式方案相同或者更低的成本。性能上,目前In-Cell我们看到,在支持高分辨率LCD还有一些问题。第二点,通过我们的测试,对比测试,发现它一些噪声抗噪能力还有待提升。
最后要呼吁一下,In-Cell玻璃供应方各位大佬们,可以释放panel,让更多LCD模组厂加入In-Cell组建的供应链中,主要有三点原因:
1、更多LCD模组厂可以缓解模组资源供应问题;
2、可以促进积极的竞争,让市场解决成本问题;
3、更多的客户更容易获得In-Cell产品,即或In-Cell上下游产业链,产业发展更迅速。
下面谈一下In-Cell的愿景和规划,首先我们认为In-Cell方案应该聚焦在5寸及以上的中高端机型,主要问题还是成本。第二点In-Cell可以应用在多样化造型的手机中,原因刚才也讲了。第三点,In-Cell有可能成为小尺寸穿戴设备的主流配置,因为我们了解,一个是成本,一个是尺寸。最后我们认为,二合一单IC会成为In-Cell发展的趋势。首先是成本低,最重要的单IC在涉及显示和触控系统性性能优化方面有优势,调试方面优势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