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三年华为即跻身全球市场前三

2014年,一贯低调的华为随着智能手机等一系列终端消费产品的火爆,正从后台走向前台,成为国产智能终端崛起的“领衔主演”: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太平洋岛国期间,“国礼”手机华为Mate7一下走红;在1月初的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华为全线出击,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一系列消费者终端产品精彩亮相,强悍的性能表现,在群雄逐鹿的CES展上引来了众多观众驻足。

从“无人问津”到“一机难求”华为坚持开放创新实现崛起

2014年,一贯低调的华为随着智能手机等一系列终端消费产品的火爆,正从后台走向前台,成为国产智能终端崛起的“领衔主演”: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太平洋岛国期间,“国礼”手机华为Mate7一下走红;在1月初的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华为全线出击,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一系列消费者终端产品精彩亮相,强悍的性能表现,在群雄逐鹿的CES展上引来了众多观众驻足。

在国内的消费市场上,华为Mate7热度直逼苹果、三星。正忙着为公司年会采购奖品的何志勇说:“公司领导指定要采购10部华为的Mate7作为大奖,可零售商那里找不到货。”作为忠实的“果粉”,何志勇对于一款国产手机能够这么火实在感到费解。

华为消费者BG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市场对这款产品的需求大大超出了预期,“原本准备销售三个月的货三天就被抢光了。不少多年都没联系的朋友都来找我帮忙购机”。过去三个月,Mate7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已经超过了三星的Note4,和苹果的iPhonePlus相当。这意味着国产手机终于在一直被三星、苹果把持的中高端市场实现了实质性的突破。最新出炉的销售数据显示,2014年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了7500万台,成功地跻身全球市场的前三名,仅次于三星、苹果。

从追赶者到全球智能手机前三,华为Mate7的快速崛起背后正是华为开放创新的坚守和回报。

从“白牌”到跻身第一阵营

华为涉足手机业务的历史并不短,早在2003年,华为就成立了手机业务部门,并和通信系统设备部门展开合作,针对国内、国外运营商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但当时的策略是针对运营商客户,采取的方式大多是“白牌”,也就是手机上面打的都是运营商的LOGO,没有华为LOGO。即使是在国内市场,2011年之前,华为手机也主要是运营商渠道的定制机,价格低廉,且毫不起眼。

这种品牌上的弱势,华为消费者BG董事长余承东的感受尤为深刻,他曾在微博上公开分享过自己早年向商业伙伴、亲朋好友推荐华为手机却被对方反问“华为居然也做手机?”的尴尬经历。

但这种情况随着2011年华为加大消费者业务投入,发展自有品牌开始逐步转变,尤其是中高端市场,近两年华为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更是提升迅猛。

之所以能够实现从“白牌”到“自有品牌”跨越式转型,华为从根本上依靠的还是产品能力。2011年,当余承东大胆提出要对出货量达到3000万台的功能手机业务“斩立决”时,公司内部曾经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因为这是一笔年收入9亿美元的大生意。但余承东凭着对“构筑核心产品研发能力、设计能力、渠道能力,尤其是构筑品牌能力”的执拗最终在“白牌”的“小舍”中收获自主品牌的“大得”——2014年,华为消费者BG预计销售收入超过118亿美元,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约30%,成为华为集团三大业务板块中增长最快的一个。

“在我们宣布向消费者市场转型做自有品牌的时候,一些过去合作关系良好的欧洲运营商都不看好,放弃了我们的产品,但随着我们的产品和品牌做得越来越好,最终他们还是回来了。”何刚在回顾过去几年的品牌转型之痛时表示,通过核心技术能力构筑的品质能力提升,是华为手机最终获得全球范围内广泛认可的根本原因。据何刚介绍,目前华为的手机在全球超过20个国家拥有10%—15%的市场份额,在个别市场例如缅甸的市场份额甚至达到了70%,“靠的就是品质”。

华为手机品质提升的“幕后推手”,正是华为在通信行业积累的供应链和研发实力,为自主品牌打造注入“芯动力”,“华为成立以来,每年销售收入的10%都投入到了研发之中,2014年,华为集团的整体研发投入超过50亿元,而包括手机在内的终端业务的研发投入也超过了10亿美元。”何刚称。

按照任正非的说法,华为的战略就是“强攻”,为了加强芯片研发,华为每年给旗下芯片公司——华为海思近7亿美元的研发费用,以及6000人的人力投入,最终目标就是要让华为能“提供差异化的竞争力”。

从“芯”突破成国产手机代表

在技术研发上的“有钱”“任性”以及对拥有核心技术自主能力“野心勃勃”,最终为华为带来丰硕的成果。孟晚舟介绍,过去10年,华为在研发上投入已超过1880亿元,累计获得了36500多项专利。目前在中国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位居第一,在美国专利授权量也排进了前50位,在欧洲专利授权量排行榜更是进入了前15位。在最热门的4GLTE领域,华为也成功提交546件4G核心标准专利,行业占比达到25%。强大的核心专利积累,正是华为手机业务“走出去”底气所在。

更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旗下的海思半导体虽然转战手机半导体芯片领域才不过几年时间,却成功地先后研发出了国内首个四核和八核智能手机芯片,不仅填补了市场的空白,也为华为的中高端智能手机提供了强劲的“芯”动力。尤其是2014年,海思推出的八核“麒麟”芯片,不仅在运算性能方面具备和主流的高通、联发科芯片展开PK的能力,甚至在4G基带通信、无线信号处理能力等方面实现了超越,成为了国产智能手机芯片领域的“扛鼎之作”。也正是因为有着这种核心自主研发能力支持,华为Mate7才得以成为国产手机的代表,甚至被选为“国礼”,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斐济期间赠送给了太平洋岛国的各国领导人。

“其实,海思已经有20多年做芯片的历史,最开始是做通信系统的芯片,依托这一基础,近几年开始转入手机芯片领域的开拓。”何刚表示,对手机厂商而言,不掌握芯片技术,就等于将命运交到别人手里。但华为的手机芯片研发应用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何刚直言,芯片领域的门槛比较高,所以对于研发自主芯片,不仅要不断地投入,更要有“试错”的勇气和坚持。“海思之前研发的K3V2芯片由于工艺问题,发热量、稳定性和竞争对手还有一定差距,但我们还是坚持在P6等重要产品上使用。因为创新其实是要一点点积累的,我们不去用,就没有办法发现问题,也就不能做得越来越好。”谈及此处,何刚表示,他很感谢消费者对国产技术创新的包容和肯定。

对此,余承东也曾公开表示,华为有很好的内部创新土壤,允许失败,允许尝试。“如果不允许失败,不允许尝试,谁还敢创新?”

正是依托华为在通信行业积累的供应链和研发实力,正是基于华为内部长期形成的这种创新的坚守和包容,作为华为集团三大业务板块中最新的一个业务,消费者BG迅速成为成长最快的一个业务。

然而,这对华为来说,还只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在深圳坂田华为总部的展厅里,记者看到了华为对未来更具野心的展望:“联接,就像空气和水一样,它终将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所不在。”通过关键技术创新,依托智能终端,打通全产业链,华为正在布局的是未来的全联接世界。

技术创新背后

制度创新不可少

华为Mate7究竟有多火?一机难求不算什么,获选“国礼”才是荣耀,甚至连国家总理李克强在1月4日到访华为坂田总部也曾亲自体验过这款产品并点了“赞”。如此高规格的认可,对于国产手机来说实在难能可贵。成绩背后,“芯”动力突破是华为挺立国产智能手机潮头的关键。从2万多元的小作坊,到年销售2000多亿元的世界级企业,开放创新的基因已在华为身上打上深深的烙印,智能手机的崛起再次提供了有力的印证。

不过正如李克强总理在到访华为时强调的那样:“没有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就无从依附。”在华为数十年坚持不断投入技术创新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制度创新支撑,也更加值得我们探究。

提到华为,通信行业的内部人士最常给出的评价是其公司上上下下都特别“敢打敢拼”:一旦认定目标就敢于拼杀、奋不顾身。为什么一家创业已经20多年的公司至今仍然能够保持和初创时一样的“激情”呢?从不少华为员工那里,记者了解到,这背后除了以任正非为代表的核心领导层个人魅力驱使和价值观引领之外,华为在行业内独具特色的员工激励机制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人才,华为一向求贤若渴,对此,任正非曾经讲过:“华为没有可依赖的资源,只有人的大森林、大煤矿。华为的快速成长主要是在竞争驱动下不断改善管理,完善激励机制和治理机制,使高素质的劳动者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挥,形成良性循环”。

也正是基于这种对人才的重视,任正非对于员工也格外的慷慨。据了解,在目前华为全球的15万员工中,过半员工参与了“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工会持有华为99%的股票,而身为“老板”的任正非,个人和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合计持有的股份不过1.4%(2012年底数据)。所以在本质上,华为是一家属于员工的公司,为了自己拼搏,自然就会动力十足,不是吗?

这应该是华为在制度上最大的颠覆性创新,是华为屡创市场奇迹的根本所在,也是任正非对当代管理学研究带有填补空白性质的重大贡献——如何在互联网、全球化的时代对知识劳动者进行管理。

 
读者们,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机报报道,请狠戳这里寻求报道
相关文章
热门话题
推荐作者
热门文章
  • 48小时榜
  • 双周榜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