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能穿戴领军人蔡绪鹏: 梦想启迪创新

从2013年开始,智能穿戴行业在移动物联网的趋势之下,站到了风口之上。无论是传统智能终端巨头,还是各中小型创业公司,都把目光放在这“下一个50亿”的市场上。到了2014年,各类智能可穿戴终端陆续被推向市场,随着渠道的逐步完善

从2013年开始,智能穿戴行业在移动物联网的趋势之下,站到了风口之上。无论是传统智能终端巨头,还是各中小型创业公司,都把目光放在这“下一个50亿”的市场上。到了2014年,各类智能可穿戴终端陆续被推向市场,随着渠道的逐步完善,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初步建立,厂商们不妨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这一年做了些什么,未来的智能穿戴之路如何走?

为此我们采访了华为智能穿戴领军人蔡绪鹏。

0 (3).jpg

Q:华为2014年3月推出了“Talkband手环”(国内叫荣耀手环)这一产品,成为最早一批踏入智能穿戴行业的巨擘之一。大家知道,一个大公司在投资方向上的选择往往是十分谨慎的,要经过严格的产业及市场论证才会去做一件事情,究竟是基于什么样的驱动力让你们毅然决然的这么早踏入这个市场?

蔡:未来从来都是不确定的,但是作为一个寻找方向的创新者,必须要有敏感的触觉,和准确的预判,大公司对于大的潮水更不能错过。对于穿戴这个方向,在我们开始进入前,实际上经过长期的跟踪和分析,我跟业内很多同行也交流过很多次。站在2014年底这个时间点上,对未来有以下推测:

第一,看整个市场盘子,我们预测,2014年比2013年比,整个全球智能穿戴市场有60%的增长,数量达到1500万台;而2015年比2014年相比,增长可能更大,预计达到4500万台。整个市场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这是可见的;

第二,从产品趋势来讲,目前可穿戴产品的主要形态一个是腕带,一个是手表。腕带在2014年已经量很大了,前面说的1500w台里面主要就是腕带,而手表不到20%;到了15年,腕带市场会持续增长,会占到智能穿戴总量的60~70%;而手表市场会爆发,随着15年Applewatch上市,还有华为自己的手表上市,手表市场会从现有的几百万台上升到2000万台量级。我们的规划也是按照先手环再手表一步一步布局;

第三,从产品功能上来讲,腕带会从运动手环往装饰手环、信息手环以及华为Talkband这一类形态演进,特别是信息手环和talkband这两个品类会成为未来的主导;现有市场上卖得好的产品有这么几个特质,第一点要漂亮,第二点就是要跟手机有一定粘性,包括来电,短信,未接提醒等功能。华为的Talkband和三星的Gearfit,都满足上述特质,在未来一定会发展的很好,会成为主流形态。

总而言之,看好市场,做好产品。

Q:传感器,云平台、数据分析及服务构成智能穿戴行业的主要几个方向,就过去一年来说,传感器搜集数据不够准确,云端数据分析不够权威,综合服务做得不够,是智能穿戴行业内提的比较多的几个现实问题,体现在消费者层面,就是当前的产品没有真正解决用户痛点。请问华为后续有什么应对措施?

蔡:应该说所有人对穿戴产品的预期,都过于超前了。没错,运动感知,人体感知,环境感知是未来一个趋势,但是在短期内,它都会以手机伴侣,手机第二屏的形式存在,要它作为健康,社交,云服务等服务的独立载体存在,还需要时间去积累和演进。我们现在可以想出来很多很好的服务,比如运动,饮食,健康,但是这些细分的垂直服务,让用户从感觉到有价值,到体验很好,还需要时间去突破。

拿运动来说,现在国内做运动社区做得好的是咕咚,但它的用户量和传统互联网服务依然没法比。咕咚的用户量有二千万,而微信有几亿用户,这还不是一个量级的。所以说,围绕穿戴应用的细分市场,还需要时间积累,但这是一个趋势。

华为自己也在围绕运动社区、社交等的垂直服务建设,与咕咚,Facebook,以及微信等对接,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另外还有饮食健康方面,我们也在找专业做健康的后台服务公司,比如北京的中卫莱康,他们根据用户的心电图,提供24小时的在线诊断服务。用户在测完心电图后上传,5分钟内就会拿到一个专业诊断报告。这就是穿戴产品给用户提供专业垂直服务的典型例子。

华为明年会大力发展这些服务,以期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价值;

Q:华为Talkband手环(荣耀手环)从第一代开始,形态就区别于市面上所有的手环产品,其可分离式的蓝牙耳机设计可以说得上标新立异,后来市场调查也证明很多消费者就是冲着这个蓝牙耳机功能去买的。当初你们在规划产品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想法?

蔡:我认为穿戴式产品的设计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就是对消费者有用,有价值。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手环,那些极客用两个月就不用了,普通用户呢,买回去用两天就不用了,说直白点,就是没什么用。华为Talkband手环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它独特的功能设计让用户不间断的在使用,它已经达到这个境界了;

第二个境界,不仅要好用,还要好看,要首饰级的材质和工艺。要把功能和装饰做到平衡和极致,这样看来,明年出来的Applewatch是达到这个境界的,它功能和外观都做得都很好。我们华为明年发布的第二代手环以及第一代手表,也都是朝这个目标努力的;

第三个境界是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刚才我们说三种感知,穿戴产品,它有传感器,能感知运动,感知人体,感知环境,能够支撑人与自然,微环境与大环境和谐的相处。它能感知紫外线强度、温度,湿度,然后给用户建议,体现和谐。受限于传感器和功耗技术,短期内还达不到这个境界,但长远来讲一定是这个目标。

Q:诚如前面所说,智能可穿戴领域将成为投资蓝海,那些中小型创业公司中,借此创新良机说不定也有成为苹果,三星那样巨头的可能;但有些公司却直接以极低价格杀进这个新兴市场,成为行业眼中的搅局者,你们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蔡:我要说说最近发生的三件事。第一件,小米印度被爱立信告了,其手机在当地被禁售;第二件,苹果副总裁JonathanIve直言小米剽窃,偷走了别人的idea,剥削了别人陪伴家人的时间;第三件事,日本公司指责小米剽窃其空气进化器;从这三件事看出,这种模式肯定不被欢迎的,不符合产业界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公约,也许短期内用户得了好处,成本很低,但长期内肯定不利于产业链的发展。这种公司也成不了一个伟大的公司。

为什么这样讲?IT产业革命到现在发展了六波,从第三波开始是PC,国外有IBM,有微软,Intel。中国有啥?中国只有中关村、华强北。完全没有什么创新!整个产业链都处于不健康状态。PC时代,互联网时代,智能机时代,我们都处于产业链的底层,特别是硬件产业链。当然,手机方面,华为已经在努力了,但实际上我们一直在追赶。穿戴式是有希望让中国和全世界的脚步一致的。在过去几波浪潮里面,中国已经具备这种能力。但如果我们再不利用好这个趋势和能力做创新,仅仅是停留在过去的低价,山寨模式,我们还会重蹈覆辙。对于小米产品模式评价就是,雷军把华强北的山寨模式升华了,可以称他为华强北山寨教父一点也不夸张,对产品创新没有梦想和追求。

华为最近讲的slogan,梦想启迪创新,做产品,一定要有梦想。

读者们,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机报报道,请狠戳这里寻求报道
相关文章
热门话题
推荐作者
热门文章
  • 48小时榜
  • 双周榜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