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触控芯片商与面板厂通力合作下,On-cellLCD嵌入式触控技术已顺利突破单层多点图案设计关卡,并开始挟低成本优势,在中低阶智能手机市场攻城掠地,可望打破现今由In-cell和On-cellAMOLED主导嵌入式触控市场的局面。
自从触控面板成为行动设备最主要的人机介面后,几乎所有的面板厂也都跃跃欲试。面板厂主观地认为将触控感应器(TouchSensor)整合进去面板之中,不仅可以减少堆叠(Stack)的厚度,而且还可以节省物料成本。因此,约自2008年之后,在各大面板厂的未来产品蓝图中,均可以看到嵌入式(EmbeddedType)触控面板的规画。
On-cell LCD绝地反攻嵌入式触控面板
然而,嵌入式触控面板却一直没有成为主流;直到三星(Samsung)在2010年将进阶主动式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SuperAMOLED或On-cellAMOLED)应用于GalaxyS系列、苹果(Apple)在2012年将自有专利的内嵌式触控(In-cell)技术透过三家面板厂代工制造后,嵌入式触控面板终于得到了市场的注目。但是除了三星和苹果这两家智能手机龙头品牌外,其他品牌并不算是热衷。不过,就在2013年时,嵌入式触控面板又为面板厂重新燃起了希望;当前的技术成熟度、市场接受度与供应链,为嵌入式触控面板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投射式电容跃居嵌入式触控面板技术主流
早期面板厂在发展嵌入式触控面板时,大约可归类为三种技术:光学式(PhotoSensing)、电容式(ChargeSensing)与电压式(VoltageSensing),但是这三种技术其实多半没有真正量产过;而且有些在触控时还须要对面板施力、造成形变,以致不容易导入保护玻璃的设计,因此最终无法为市场所接受。逐渐地,面板厂对触控技术的认同在投射式电容上得到了共识,而投射式电容自2007年苹果iPhone导入后,已经取代了原有的电阻式,成为触控技术的主流。面板厂或许终于了解到,面板的显示与制造技术并不等同于触控技术,触控杂讯干扰的处理与判断手势的演算法并不是他们的专长。
至今,几乎所有量产的嵌入式触控面板均是采用投射式电容技术。触控技术上有了共识,但是感应器(也就是电极)的置放位置却有相当的歧异。一般的液晶面板会有上下两块玻璃,上方玻璃是为了制造彩色滤光片(色阻),而下方的目的是为了薄膜电晶体线路;因此,感应电极的置放位置就是在这两片玻璃上。对于位置的定义和描述并没有一种共通标准,只是约定俗成地认为,电极若是位在下方玻璃视为In-cell,在上方玻璃则是On-cell;而若不在这两片玻璃上就是Out-cell,也就是所谓的“外挂式(Add-on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