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胜华破产重组看触控产业严冬后

前几年炽热的TP(触控屏)产业正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如果说2013年中型厂商合力泰和雅视的被收购尚能被乐观的解读为借壳上市,如果说中小厂家集体阵亡是因为山寨的收缩,那么今年手握小米4订单的台湾胜华(Wintek)竟然濒临倒闭

如果说去年中小触控屏模组厂商大量阵亡是给触控屏产业敲响警钟,那么今年曾经的苹果供应商Wintek(胜华)宣布破产重组则是宣布TP产业的严冬真的到来,而且这个严冬后可能没有春天,手机公司要做好准备,不要像米4那样措手不及。

前几年炽热的TP(触控屏)产业正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如果说2013年中型厂商合力泰和雅视的被收购尚能被乐观的解读为借壳上市,如果说中小厂家集体阵亡是因为山寨的收缩,那么今年手握小米4订单的台湾胜华(Wintek)竟然濒临倒闭,陷入破产重组境地,给小米4的冲量带来巨大影响,也算是小米遭遇到的一个黑天鹅事件,好在小米迅速反应已找到3-4家替代厂商;大陆龙头欧非光疯狂的投资摄像头模组以及指纹模组,这些迹象可以充分证明,曾经火热的触摸屏产业已经集体进入严冬,并且这个严冬后面可能没有春天。

有人一定觉得奇怪,明明手机,平板等消费类电子的出货量在增大,触摸屏需求量并未减少,明明火热的怎么就进入了凛冬呢?答案当然是没有利润。在四大金刚一次一次的招标厮杀中,在欧菲无数次降价扩大规模中,在红米订单竞争中,所有厂家彼此将利润消耗殆尽。触摸屏相对LCD面板,产能容易扩充,每家都希望通过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从而干掉对方,尽管的确杀退了许多中小厂家,出货量都有增加,大家以为,接下来应该是几大巨头最终瓜分市场,大家停战修养生息,开始寻求利润,过着幸福而快乐生活的时代了。

然而,事实是另一头更凶狠的“狼”正在进入,它可能一统江湖。让我们先看看显示触控技术这几年转瞬即逝的迁移史吧。

GFF/OGS(TOL)/GF/GG

我们先严肃认真的回顾一下这些年我们一起用过的技术。

GG:最古老的电容触摸屏技术,第一个G是玻璃盖板,后面一个G则是玻璃sensor—ITO蚀刻在玻璃上做成感应Sensor。耳熟能详的“黄光制程”就是玻璃sensor主要工艺,但由于设备投入代价高,通常中小厂家都是向专业的sensor厂购买玻璃sensor。但是GG方案有很多先天不足,比如厚度,跌落等,一旦玻璃sensor跌裂直接失去功能,GG逐渐远离手机成为低成本平板方案的宠儿。现在国产7”-10”的平板电脑如台电,爱国者等等绝大部分都是用这种方案。当然有些走更低价路线的厂家会把玻璃盖板换成一种硬塑料,所谓的PG,杂牌平板经常会看到。

GFF:眼前效果最好的方案之一,应用最广的分离式触摸方案,也是大陆最大触控屏厂欧菲光的杀手锏。G还是玻璃盖板,F就是film,膜材。顾名思义就是ITO印在薄膜上。这种方案不仅结构超薄,抗跌落性好,触摸效果也是最佳。欧菲光不仅有自己film产线更是开发出了超薄超窄边框的产品,在性能和成本控制上都有较大突破,也是GFF经久不衰的源泉。就是目前,一线品牌如Vivo,金立依然是把GFF作为主力方案。

OGS:OGS就是在传统GG的方案上将感应sensor直接印在玻璃盖板上,大大节约了成本和厚度,一度被认为是颠覆性的产品。但是由于产能和良率的限制,OGS的路走的并不如预估的那样顺利,逐渐的被许多追求透光度,超薄,全贴合的高端机所采用。TPK,胜华,信利都是OGS的主力军,小米,OPPO,魅族旗舰机都有不少OGS的身影。OGS由于使用的是单层多点技术,从极致性能上比GFF双层sensor还是略差,但普通用户感觉并不明显。值得一提的是TPK的TOL或者TOL2本质上跟OGS还是一回事,但硬度,抗跌落提升了不少,魅族MX3、4,OPPOFIND5、7都是TOL技术。

GF:单层多点技术的出现后自然会有人想到把两层膜改成一层,这样的GF方案一度被甚至被认为是OGS的终结者,不过单层多点因为制程良率,触摸效果等诸多先天缺陷最终只是徘徊在中低端产品,倒是单层分区两点因为制程简单,良率好,综合性价比高牢牢占据了低端市场。

说完基本的触控方案,不得不花点篇幅略微介绍下触控芯片供应的现状。美系公司新思synaptics在高端拥有产品优势,包括Incell,oncell,以来未来全集成的TDDI,而同为欧美系的Atmel和Cypress则这两年明显没有新思活跃。在本土,目前非常活跃的是汇顶科技Goodix,除了它有MTK的投资关系外,其技术也有优势,目前其单层多点在GG,GF,OGS的应用广泛,成为千元机最大的受益者。

模组方面,最大的本土厂商是欧菲光,其在新材料研究发投入巨资,欲尝试金属网格替代ITO,但目前小尺寸尚不能达到量产要求,只有大尺寸上采用一层ITO一层金属网格的混合方式有所斩获。而后续的市场看起来也只是在大尺寸(10”以上)市场上有一些存在感,手机市场几乎没有了存在空间,原因就在下面。

LCD面板厂——真正的狼来了

以日本JDI为首的incell和韩国三星(SDC)AMOLEDoncell悄然杀进了国内市场。JDI的incell在Iphone5上早已大放异彩,而SDC的AMOLED在三星自己的旗舰机上已经几乎成为了标配。Incell与oncell在中高端旗舰手机中迅速流行,这个结果就是,所有触控屏厂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就几乎没有designin任何一线品牌的高端机型了。JDIincell几乎包办了华为,OPPO,小米后续的高端机,而SDCAMOLED则占据了VIVO,金立,魅族,酷派,天龙等客户所有高端项目。

韩国另一巨头LG也意识到了市场的转变,大队人马带着最新的技术和产品和国内模组合作伙伴信利开始疯狂推广,以图三足鼎力。LGD能够和JDI均分iphone6的份额,技术不成问题,但LGD长期不重视国内客户的策略成为其拓展中国市场的瓶颈。JDI虽然有些高傲但品质交货靠谱,且长期耕耘华为,OPPO,小米等重点客户。三星amoled独此一家,且最近价格激进,受累于三星手机颓势图谋中国之心路人皆知。此两家不但瓜分了苹果,恐怕也将占据80%以上国产高端份额。

3_141127135413_1.jpg


TDDI:中国三家LCD厂商弯道超车机会?

如果说incell仅仅要革高端项目TP模组厂的命,那么TDDI则是要彻底改朝换代,弄个底朝天。TDDI:touchLCDDriverintegration,也就是LCD驱动IC和触摸IC二合一。它所带来的是一种统一的系统架构(如图)。incell与oncell本来可能会有比较大的一些噪声的存在,在这里由于实现了统一的控制,在噪声的管理方面会有更好的效果,从而可以突破目前incell技术在显示分辨率方面的制约。新思是全球最早提倡TDDI的公司,他们发明了一个通过软件来控制的技术,叫TDsync,通过TDsync的使用,可以来实现触控和显示动作同步,同时可以实现更好的噪声管理,并降低充电、供电部分所带来的噪声。并且另一方面,通过显示集成可以极大的减少在材料上的一些使用,以及在制造过程中的一些复杂性。

由于这一技术实现难度较大,就在很多人觉得“没这么快”的时候,一批采用JDI全资公司TDDI5.0HD的中端手机项目已经在量产(这里用的就是新思的方案),当然少不了华为,OPPO的身影。产品的价格是LCD和TP模组分离式根本不可能做到的。除JDI公司已在推广TDDI单芯片方案外,LG最近在中国的推广中5.0HD的单芯片方案也是重中之重,错失第一波高端市场之后,LG志在取得中端市场。

所以,总结一下现在的市场情况,需要两颗芯片的incell和Amoled的FHD和WQHD将瓜分全部高端项目,而单芯片TDDIincell则凭借价格优势开始冲击中端千元机市场。

在这波市场洗牌中,受到利好的显然是中国的三家面板厂商:BOE、天马与信利,采用集成的TDDI技术,他们的LCD产线甚至都不用作太多的改变,直接就可以上TDDI产线,并且相对于已采用混合方式的incell厂商JDI等,本土LCD厂商如果先上TDDI可能还会是一个千载难缝的弯道超车机会。

读者们,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机报报道,请狠戳这里寻求报道
相关文章
热门话题
推荐作者
热门文章
  • 48小时榜
  • 双周榜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