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至华:触控产业还在“入门”

谷至华教授表示,现阶段是工业化向信息化时代的转型时期,触摸屏不会只运用在移动终端上。未来平板显示行业有多大,触摸产业就有多大。而在触摸屏行业的血腥价格战,只是各企业进入行业大门的一场混战,而且处于低水平的混战,都还没有真正进入显示与触摸真实市场。

近日,复旦大学先进实验室平板显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谷至华教授莅临深圳, 《手机报》杂志社总编辑孙燕飚拜访了谷志华教授,向谷教授请教现阶段国内触控市场形势的意见。

谷至华教授表示,现阶段是工业化向信息化时代的转型时期,触摸屏不会只运用在移动终端上。未来平板显示行业有多大,触摸产业就有多大。而在触摸屏行业的血腥价格战,只是各企业进入行业大门的一场混战,而且处于低水平的混战,都还没有真正进入显示与触摸真实市场。

触摸产业初现“端倪”

手机报》:前段时间和京东方交流,他们认为In-cell有两个技术方向,但他们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您刚才说In-cell肯定是TFT未来的市场方向,但京东方现在还是在观望市场,而观望也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做法?

谷至华:推动技术发展的关键是市场,市场不会等厂家把产品研发好了再去启动市场,是市场需求在不断推动创造新的技术,也有可能没等你In-cell做出来,新的技术就已经出来了而且非常简单,那In-cell就没有意义了。另外在市场第一线那些的小公司、小厂家,他们因为要生存,他们有需求去创新,所以很多小厂家是新的技术的发动机,他们最积极想改变现状,改变这个市场格局,但我们国内的现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又不够,而像欧美日韩,有那么些多小企业,也就十几百十来个人,他们一天到晚就琢磨这些东西,他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推出个新产品新技术出来。

《手机报》:今天业界针对OGS、On-cell、In-cell技术的种种争论,都在关注什么是主流技术,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谷至华:我觉得这个触摸屏行业到现在为止看到的只是一个端倪,只是这个行业发展的冰山一角,现阶段整个人类社会还处于一个工业化向信息化时代的转型时代,如果说信息化时代触摸屏行业只运用在移动终端上,那这就太短视了。我可以预言,在未来社会,单一功能的手机不会再有,单一功能的电视不会再有。

而且去年我也发表过一个意见:触摸产业有多大,显示行业就有多大。有人说电视不会用触摸产品,现在来看是对的,但是过五年十年来看这就会不对,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在将来,人类将使用更简单、更人性化、更个性化、更方便的产品,这些产品可能是触摸的,也可以是显示的,可能是声音的。到那时候,人类社会将到处都是显示器,如果说工业时代最光辉的成就是美国人生活在汽车里面,这代表了美国的技术水平,那么在信息社会里最高的技术水平是全人类生活在显示器里。

《手机报》:近来触控行业血雨腥风不断,In-cell也是很热的一个话题,您对In-cell的长远发展是什么看法?

谷至华:In-cell技术是未来触摸屏产业的一个大方向,触摸屏厂家当然希望能把里面的一些技术难点解决掉,最后在做TFT的过程中把触摸屏给融合进去,对于厂家来说这个成本最低,效益最高。而且这项技术在整个触摸屏市场会占50%到80%,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各厂商都要做相关准备工作。
但另一方面,新技术发展的方向也并不是生产厂家来确定其走向,新技术的创新与市场的需求是密切相关的,不是触摸屏厂家说等In-cell屏研发好了再去发展这种技术,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的需求,触摸屏厂家会想很多办法来化解In-cell这个危机。

关注大数据

《手机报》:那您怎么看待目前触摸厂家的血腥的价格战呢。

谷至华:触摸产业才刚刚起步,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整个触摸行业还在一个非常低端的入口阶段。而目前各厂家的价格战还只是进门前的一场混战,而且还是低水平的混战。

《手机报》:那面对这种情况,您觉得各厂家应该怎么面对呢?

谷至华:现阶段的行业巨头,如欧菲光、长信、蓝波这些大厂家必须把大数据这件事情做好。这个大数据并不仅是消费者的需求,还要深入社会方方面面的各种需求,这种需求包括了技术发展的情况。通过各种各样的数据采集,厂家才能摸清行业发展、市场、需求等各方面的情况,然后各厂家再选定适合发展方向。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准备工作,那么品牌在触摸屏产业是走不远,所以说这是必须要做的一些事情。

《手机报》:JDI已经研发出了独立于苹果供应链体系外的In-cell产品,并开始给华为供货,所以华为也减少了对欧菲光的订单,国内市场有了日系产品再度卷土重来的危机,面对JDI用In-cell技术来侵蚀国内触摸屏市场。国内企业该如何去应对呢?

谷至华:在今年11月欧菲光召开的一个会议上,我会做一个主题为“大数据背景下的触摸屏产业”的演讲报告,我觉得很多人太聚焦于微观的东西,而没有想到未来的发展有N种可能性,现在由于大数据强大的对市场对技术的跟踪能力,可以对资源实现有效整合,所以新技术出现的周期已经迅速加快了,而且研发周期会迅速变短,所以不会因为日本出了一项新技术,国内市场就会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它可能会风光几年,但这都没有关系。

有时候我觉得媒体的宣传太注重于微观的东西,其实有些报道对国内的产业是非常负面的。比如我们的平板产业,如果没有京东方的存在,中国的平板产业一台46寸的液晶电视在大陆卖个两万块钱都不算贵,就是因为有了京东方,46寸现在才卖两千!正是由于京东方、华星光电、中电熊猫、天马这些公司顶住了外部压力并形成了自己的团队,才导致了整个平板产业向中国转移,我相信很快这个话语权就交到中国人手里。

“鸡肋”蓝宝石

《手机报》:您对蓝宝石是什么看法。

谷至华:我觉得蓝宝石就是一种炒作概念,因为手机移动终端的更新速度都很快,而现阶段蓝宝石成本很贵,所以那这就是个问题,因为价格太高导致成为鸡肋。

《手机报》:那您觉得成本降到什么价格才合适。

谷至华:降到和普通盖板的价格一样就差不多了。

《手机报》:蓝宝石成本会降,但降到和普通盖板的价格不现实。

谷至华:所以我认为他蓝宝石就是一个噱头。我打个比方:如果造块手表一万年慢一秒而价格很贵,而另一块一个月慢一秒但只要五块钱,你说哪个技术好,你说哪个有意义呢?

《手机报》:但总结手机发展的历程来说,任何时尚元素都会往手机上靠拢,原来拍照手机比普通手机贵一千,而到后来彩屏手机比黑白屏手机贵一千。

谷至华:因为这里面有革命性的因素在里面,比如能拍照和不能拍照这有革命性的变化,所以这个发展有意义,功能手机相比智能手机,智能这是个革命性变化,所以他引领了潮流性的方向。但这个触摸屏硬度硬一点和硬度差一点毫无意义,在我看来就是一种从众心理,他看见你这个好看他也抄袭你的。

《手机报》: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厂家去做呢?

谷至华:因为它有利可图,他炒作这个概念可以从政府那套取一些资金,从社会上募集一些资金。目的还不是为了经济利益,但是炒作的空间只有这么大,过一阵就拉倒了。

读者们,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机报报道,请狠戳这里寻求报道
相关文章
热门话题
推荐作者
热门文章
  • 48小时榜
  • 双周榜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