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为力的三星 下一步将何去何从?

星还是全球AMOLED领域极具份量的领导供应商,三星这几年一直积极在设法将以AMOLED为基础的软性显示市场化,但考量画质与机构设计等问题,即便真能量产,短时间内似乎也找不到合适的应用情境让消费者使用,但像是手环之类的产品,采用AMOLED或许是一条可行的路,透过穿戴式与智慧型手机之间的搭配

近期各大国际研究机构都出具了最新一季的智慧型手机状况,三星的整体表现并不如预期,而三星最新的财报也显示了金鸡母智慧型手机的表现也不如预期,很明显的,素有「世界市场」之称的中国大陆,并非如大家所想像中的美好。

在行销与广告预算上毫不手软的三星,在中国大陆市场吃鳖,虽然说不意外,但从快速窜起的小米、联想与华为这些手机业者们身上,其实不难看出,智慧型手机的零组件供应的成熟,加速了「高规低价」的思维在智慧型手机市场的普及。

附带一提,我们的宏达电在中低阶市场也是采取同样的策略,但这种作法,笔者在年初就已经提过,牺牲获利来换取市占率,不见得是聪明的市场策略,除非公司背后拥有相当雄厚的资金可供运作,否则这种策略无疑是玩火自焚,再者若没有足够的利润来支撑研发,最后就会陷入恶性循环而无法自拔。

对小米有基本的了解的人就会了解,小米的获利并不是来自手机本身的利润,小米自己也强调自己是一间互联网公司,这意味着大陆本身就是拥有独特的市场区隔,这样的市场区隔也造就了三星与宏达电等外来竞争对手至今无法在大陆拓展市场的原因。

另一方面,靠着大陆雄厚的市场基础,这也使得大陆手机业者向海外拓展更加肆无忌惮,IDC最新一季的市场报告就已经告诉我们,联想与华为已经进入了全球前五大智慧型手机品牌,乐金也仅排名第五,可以想见大陆业者们的野心之大。

问题是,三星要如何面对这样的困境?

三星的确在软体与生态系统方面作过不少努力,但最后几乎都是以失败告终,很明显的是,Android的开源让三星尝到不少甜头,但现在却也开始吃了不少苦头,因为硬体规格差异不大的情况下,软体势必是差异化的关键,但市场似乎就是买Android与iOS的帐,其他作业系统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

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三星智慧型手机的背后零组件供应商,还是有很大一部份来自三星半导体的奥援,当然,有了高通骁龙处理器后,三星自家的处理器似乎就黯然失色了点。智慧型手机的积弱不振,也会连带影响到这层关系,从集团策略来思考,三星的下一步,恐怕就必须得深思熟虑才行。

放弃智慧型手机是不是一条可行的路?如果是,那么下一个足以支撑整个集团业务的市场又在哪?倘若放弃不是可行的策略,三星就必须思考智慧型手机下一个杀手级应用在何处?

笔者认为,放弃智慧型手机的策略对于整个集团来说,过于冒险,原因在于三星一向不是开拓新市场的科技公司,但是在快速复制与反应市场脉动方面,三星拥有相当快速的应变能力。所以为智慧型手机寻找下一个杀手级应用,或许是相对可行的路。

到目前为止,三星还是全球AMOLED领域极具份量的领导供应商,三星这几年一直积极在设法将以AMOLED为基础的软性显示市场化,但考量画质与机构设计等问题,即便真能量产,短时间内似乎也找不到合适的应用情境让消费者使用,但像是手环之类的产品,采用AMOLED或许是一条可行的路,透过穿戴式与智慧型手机之间的搭配,进而将使用情境最佳化,相信三星已经将这样的想法纳入研发之中。

另一种可能,就是强化与生态系统业者的合作,像是软体层面的作业系统或是参与通讯协定的规格制订,先前英特尔、博通与三星才宣布针对物联网在开放源始码进行策略结盟,若有办法在网通协定方面取得一定的制空权,也许能让三星在智慧家庭甚至是在未来的物联网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毕竟物联网应用还留有相当多的想像空间,而智慧型手机本身,就具备了不少无线网通技术于一身,如何善用这些技术进一步与实际应用结合。

然而,由于硬体技术的成熟,也使得利用硬体电路来发挥创意的门槛大为降低,许多新创公司也纷纷冒出头,三星的下一步,或许可以考虑采取并购方式,来为自已的产品应用加分,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综效,这应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读者们,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机报报道,请狠戳这里寻求报道
相关文章
热门话题
推荐作者
热门文章
  • 48小时榜
  • 双周榜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