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领先的苹果,终于开始推出大屏幕手机,库克的机海策略让台商大尝甜头,但利多出尽后,创新难题仍等在前方。
9月要推出的iPhone6,是苹果史上对台最大的订单,其最大卖点就是4.7英寸和5.5英寸大屏幕,颇有跟三星的Galaxy和Note一别苗头之意。
令人纳闷的是,过去总是引领潮流的苹果,在屏幕尺寸上,却是走在竞争对手三星之后?
苹果对于大屏幕手机的迟疑,是创办人乔布斯一手植入的DNA,他认为,牛仔裤口袋大小的iPhone,应可单手操作才是王道,无视于三星的成功,不屑把自家手机屏幕变大。
库克上任后,一改乔布斯的坚持,先把iPhone5屏幕拉长。两年后,苹果屏幕尺寸再变大,外界认为,这是为了回应2013年苹果手机成长动力减缓,获利下降之举。
苹果推新品的苦衷:净利首度下降2013年成长仅两成
从财报可发现,iPhone的销售量成长动力渐缓,2011年的年销售量成长81%,但是2013年年成长率仅20%,苹果的净利还首度下降。
2014年4月,科技网站Re/code从苹果与三星的诉讼所流出内部文件得知,苹果早在2012年,就注意到成长动力不再的原因:2011到2012年,智能型手机成长量中,两种手机成长最快:低于3百美元的手机和搭载4英寸以上屏幕的手机。
这两样产品,苹果都付之阙如,只能眼看着三星推出5英寸以上的Note和中国小米机抢市。
波士顿顾问公司董事经理徐瑞廷认为,乔布斯是创造市场者,而库克则是响应市场的领导者,当成长力道不再,库克不得不出招,让大屏幕上阵。
但是为何迟至今,等到获利都下降了,苹果才推出大屏幕手机?这是苹果在使用者经验与市场趋势间的拔河,反应的是,企业必须在竞争优势与市场趋势间取舍。
虽然苹果只是从iPhone5的4英寸屏幕,变大0.7英寸,但是要下的功夫不少。
汪达数字出版创办人董福兴,是苹果第一位官方邀请参加苹果公司全球软件开发者年会(简称WWDC大会)的台湾媒体人。他指出,首先是屏幕变大,分辨率必须比iPhone3Gs提高9倍,才能维持原来的画质。此外,对于上百万App开发商来说,升级到iPhone6版本后,要让图片搭得上高画质要求,如何让开发商和使用者能够“无痛转换”,在技术上需要些时间。
宇轩科技创办人李昆谋,是台湾第一波投入行动应用产业App的开发商,他不讳言,“尺寸是最讨厌的议题”,相较于Android机种,少和简单,是苹果吸引开发商的优势,由最新释出的iOS8测试版看来,已经做到让开发商仅做一款App,就可以符合所有iPhone尺寸的需求。
如同库克在接受美国《商业周刊》自信地说:“人们也许会买Android,但是,他们真正使用的,永远都是背后有苹果标志的装置。”暗指苹果用户接口优于对手。
苹果对使用者经验的保护,反而让它对屏幕升级更瞻前顾后。
政大科技管理与智慧财产研究所所长邱奕嘉认为,外界批评,库克只会响应市场,而不如乔布斯能创造市场。但他却认为,“对企业来说,选择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苹果很聪明地决定维持策略的一致性,如果库克太早跟随消费者需求,反而会伤害到苹果的差异性,沦为另一个平凡手机品牌。
徐瑞廷比喻,Android和苹果对于使用者经验的起始点,就像是茅屋和豪宅,茅屋稍稍变好点,会赢得掌声;但是常买豪宅的,突然发现盖豪宅的人,盖出一间普通房子,就会转身离开。
台商利多后的隐忧:大单出货后2015年难有高成长
这次苹果推出大屏幕,如同王者出鞘,能再做的硬件创新已经有限,是否也意味这是台湾科技业的最后苹果派对,这张史上最大订单,会不会成为裹着蜜糖的毒药?
保德信基金经理人叶献文认为,不无可能。升级大屏幕后,意味苹果在硬件差异能发挥的已经不多了,未来台湾供应链得面对高基期的挑战,甚至现在受益于苹果最大、为此扩厂的企业,将首当其冲。
董福兴却提出不同的看法,苹果虽然不能用硬件吸引,但是它擅长的武器是良好的软硬整合力,以提高用户忠诚度,维持硬件的出货量。例如书报摊,就是把不同杂志整合在苹果的平台上,让手机越来越个性化。
这张史上最大订单,是蜜糖、也如毒品让人上瘾,鸿海的营收有四成来自苹果,过去苹果销售动力下滑,让鸿海股价沉寂两年两个月才又创新高。
2014年苹果概念股再度发威,成为推升台股上万点的动力,只是这次在大屏幕利多出尽后,苹果2015年还剩下什么市场期待的亮点?这才是库克在iPhone6的销售热潮后最大的挑战。(撰文:曾如莹,《商业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