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触摸屏产业制造重心将转移到大陆

据工信部统计,中国大陆加工的各类终端电子产品如电视、显示器、笔记本、手机等产量已占全球50%以上的份额,电子产品对外的出口和

 

据工信部统计,中国大陆加工的各类终端电子产品如电视、显示器、笔记本、手机等产量已占全球50%以上的份额,电子产品对外的出口和消费潜力巨大的大陆市场对拉动触摸屏产业的发展非常明显。得市场者得天下,大陆市场始终都是全球触摸屏企业不可忽视的战略要地。

 

随着全球显示面板产业重心逐渐转移到大陆,作为上游的触摸屏产业重心近几年也加快转移到大陆的步伐,台湾曾作为全球主要的触摸屏产区,其份额正逐渐下跌,而大陆触摸屏企业凭借着大陆市场的有利因素,扩张势头迅猛,全球市占比不断增长。

 

目前,台湾仍为全球最大的触摸屏出货地区。预计在2013年全球触摸屏出货量市占比重,台湾地区约占36%,而韩、日各占16.3%、10.5%。而大陆触摸屏产业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全球市占率快速提升,预计2013年将达到33.5%。随着触摸屏产业全球制造重心的转移,大陆的触摸屏出货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超过台湾,成为全球触摸屏出货量最大的区域之一。

 

2013年全球各区域触摸屏出货量市占比预测

 

全球四地触摸屏产业凭借各自的优势,掌握全球产业链话语权。其中,台湾厂商擅长量产、韩国厂商技术领先,而日本厂商则掌握着触摸屏上游关键材料、大陆厂商依托巨大市场攻城略地。

 

产能快速提高的本土触摸屏厂商

 

触控面板生产垂直整合是行业发展的趋势,相比大陆触摸屏产业,台湾早已完成了触控面板生产垂直整合(从上游包括玻璃基板、PET薄膜、ITO靶材、光学胶等,中游包括ITO玻璃、ITO薄膜和IC等组件,下游为触摸屏模组)。而大陆触摸屏产业从今年才开始进行大规模地垂直整合,从大陆触摸屏产业链分析,大致可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上游是ITO玻璃,各种胶材、ITOfilm、控制IC等原材料供应商,除了玻璃基板、ITO玻璃、ITO薄膜国内有少量供应商外,其它都需进口,包括PET-film和大部分玻璃基板,主要技术也掌握在日本厂商手中,沿产业链自上而下,利润空间逐渐被挤压,大量利润被上游厂商攫取。国内ITO导电膜生产厂商为万顺股份和欧菲光;中游是触控面板制造和触摸屏组装厂商,下游则是不同类型产品整机制造厂商。大陆触摸屏企业大多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下游,竞争激烈。

 

目前,大陆生产触摸屏的厂家两三百家(包括台湾在大陆投资的生产厂),电容式触摸屏厂商大多都是从电阻式触摸屏厂商转来的,如华睿川、瑞阳、北泰、晨兴、点面、合力泰、欧菲光、健创。一开始就有能力生产电容屏的大陆厂商如信利、BYD、中华意力及中南维达力等几个厂商。另外一部分是从LCD面板、液晶模组厂商涉入触摸屏领域的。

 

由于大陆本土触摸屏企业在技术和产能方面的不断提高,终端品牌厂商如中兴、华为三星、LG等巨头厂商为了降低成本,抢占市占率,开始把触摸屏订单转移本土配套企业。目前,殴菲光、宇顺电子、莱宝高科、超声电子、长信科技等触摸屏厂商产能较满,订单充足,台湾触摸屏厂商的大量订单也随之转移到大陆触摸屏厂商生产,大陆触摸屏企业间的垂直整合、并购也加快了这一进程。

 

随着大陆触摸屏企业开始掌握源头技术,特别是欧菲光,在新的触摸屏技术MetalMesh上的全面布局,涵盖了上、中、下游。针对台湾NB品牌商,欧菲光来台推销其MetalMesh产品,锁定在14英寸触控面板,相比主流单片式OGS触控面板报价再低3~5%,贴近现行的GFF薄膜触控,让台湾OGS触摸屏企业感到不小的压力。除了欧菲光,还有苏大维格(SVG)也提出了自家的大尺寸透明导电传感膜(pTCF)。

 

大陆与台湾厂商的价格战

 

2013年无疑是触摸屏市场的行情年,电容触摸屏通过前两年安卓系统的培育,在安卓系统上升到市场80%的份额以上的情况下,出货量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50%左右,即使现在触摸屏市场不景气下,需求仍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可就在这么好的行情下,电容触摸屏的价格却被腰斩,几乎不到年初价格的一半。主要原因是触摸屏行业价格大战。苹果转向In-cell触摸屏,按道理来说,得利的应该是OGS触摸屏。然而OGS触摸屏在HTC、诺基亚和大陆二线品牌产品上表现糟糕,它贵族式的价格让更多的厂商跟随三星,转向了厚度和重量优势相差不多的GF电容触摸屏。受此影响,大陆G+Fsensor阵营厂商顺势力崛起。

 

去年以前红火的GG电容屏行情,造成G+Gsensor阵营的台系厂TPK和胜华主动扩产。而iPad的疯卖,也终于让日系电阻屏厂主动加入到G+Fsensor的电容触摸制造中来。但是去年底苹果发布iPhone5手机突然转向In-cell触摸屏,并且iPad的G+Fsensor订单也全下给了日本企业,让台企的产能一下子空置下来。台企为了保住这些产能,只好西进大陆,争夺中华酷联的订单,直接挑起两岸触摸屏行业价格战。

 

在此之前,大陆G+Fsensor电容触摸屏的主要材料如Pet、ITOFilm、胶材等,从日、韩、台进口,而日、韩、台厂商为了保住原来苹果、三星、诺基亚、HTC等当时国际一线品牌大厂的订单,配额给大陆厂商的触摸屏用材料数量有限,价格居也高不下。当时大陆厂商万顺ITOFilm导电膜实现了量产并商用化,一下子把原材料的供应缺口给补上,并且把价格也拉下三分之一,给大陆G+Fsensor阵营的厂商有了降价的空间。

 

大陆触摸屏行业领头羊欧菲光大力扩产,在市场竞争中充当价格屠夫角色。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与中华酷联结成攻守同盟,扩产G+Fsensor产品。为了打压台企的OGS触摸屏,把原来就低于台企的价格,再降三成,并且通过大量挖角台企技术管理人员,把台企青黄不接的人才储备掏了个底朝天,以反制台企。

 

台湾触摸屏企业在此次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首先是牧东,由于经营陷入困局,不论是产能、技术在产业中均居于下风,牧东将主要生产基地完全出售,等于是把触控设备、业务完全出售,只剩下在台北的总部。接着是F-TPK宸鸿于11月宣布其现有新竹厂3.5代线及4.5代线所有运作暂时全面停止(停产)。这说明它即使在收到苹果念及旧情的第五代iPadAir以及第二代iPadmini的安慰订单下,仍是举步艰难。

 

最后是胜华、接口,今年前三季仍各自交出每股亏损3.16元、1.61元的成绩。洋华尚未公布第三季财报,不过上半年每股也亏损0.15元。其中,胜华决定自四季度开始,台湾环中厂、大陆东莞厂两条旧生产线停工,每个月可节省至少1.5亿元的厂务固定成本,这也是继宸鸿旗下达鸿本月初宣布新竹厂停产以来,第二家宣布关闭产线的触摸屏厂商。

 

台系触摸屏大厂的逐渐衰弱,表明了台湾触摸屏产业也正在萎缩。在大陆触摸屏产业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全球触摸屏产业制造重心将转移到大陆。

 

读者们,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机报报道,请狠戳这里寻求报道
相关文章
热门话题
推荐作者
热门文章
  • 48小时榜
  • 双周榜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