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或在担心2020年的智能手机市场,会不会随着经济下滑或疫情之类,导致销售数量下滑。行业里也有很多这样的声音,认为智能手机作为消费类电子产品里面的“贵族”,在经济不好的时候,会从人们的购物车里最先撤掉。然而据这多年来的观察,用这些外界的因素来判断智能手机市场,仍然是个伪命题。
当然,相信那些智能手机与市场经济挂钩理论的企业已经倒下不只一批了,依然坚持科技会提升生产力的企业,却还继续在为着市场一线的份额奋斗并获取收益。
全球经济实际上已经从2017年就开始下行,而且现在也没有怎么见底,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中小企业的大量消失,各行各业的资源都在往头部企业聚拢。不过很多行业资源往头部企业聚拢之后,并没有让市场的整体销售增加,或者行业的整盈利能力增加,太多数是价格战血洗下来的“剩者为王”,如果不是通过从民间抽血进行补贴,这些所谓的“王者”皇冠之下,同样是一地鸡毛。
然而整个市场里,只有智能手机是个意外。这个意外不是指智能手机行业没有资源往头部企业聚拢的现象,智能手机这五年内,也同样把上千品牌消灭掉了,到目前为止全球剩下的品牌不到一百个,这一百个里面,真正自己设计生产手机的品牌甚至连一半都不到,多数还是拿着别人的硬件来贴自己的品牌,或者写进自己的UI界面后的所谓自主品牌。
之所以说智能手机是个意外,原因是在这同样的行业资源往头部企业聚集的现象之下,智能手机的整体销售金额是上升的,行业盈利总额同样也是上升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智能手机好像是逃过了价格战的厄运。
在智能手机行业中消失的企业或品牌,从目前看来都不是产品制造或产品利润出了问题,而是在智能手机好不好用的所谓“用户体验”上棋差一着,不是自己的UI软件不好用,或搭载了用户不喜欢的广告软件或扣费陷阱软件外,就是没突破地缘政治中的市场运行机制限制,导致自己的产品在某些国家或地区体验不佳。
事实上,在现有的头部智能手机品牌里,仍有约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还是要受这些因素影响或限制。不过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从运营商没法控制手机市场销量了之后,至少还有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成了真正的开放市场。也就是说,至少有10亿部手机,是由人们自由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品牌所生产的智能手机。
而这10亿部智能手机在这几年里,不但是销售金额增长最快的部份,也是持续维持盈利从而可以让这些品牌有能力去折腾旗舰机或概念机的部分。
事实上,从全球的市场格局来看,智能手机在发达国家或发达城市市场属于消费类电子产品,而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或欠发达城市或乡村来说,很多人已经把智能手机当成了他们的生产力工具。
这些低收入人员,或者说经济环境较差地区的人员,智能手机对于他们来说,即是手机通讯工具,也是取代影院、电视、书籍的休闲工具,更是取代电脑、相机、摄影机等的生产力工具。
人们除了拿智能手机来电话、短信、语音、社交软件交流外,还通过智能手机来认识外面的世界,获取外面的信息,接收外面的订单,上传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产品,并收受外面的货款、馈赠与赏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智能手机成功的把这些经济环境较差地区的人员武装了起来,让他们可以在没有能力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情况下,有能力参与到全球的经济活动中,与发达地区的人们互相交流思想,交换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并从中获取收益。事实上拥有智能手机对于某些地方的人来说,同样也是当地消费能力较高的一个群体。
这也是人们能够在有能力的条件下,会花钱最优先提升自己的智能手机性能,导致了这五年内,这10亿部所谓经济型智能手机(除去入门级和旗舰级以外的智能手机),其平均销售价格会以平均每年200~300元左右的幅度上涨。
而在同期的同阶智能手机元器件价格,却并没有上涨,甚至还以每年约15~20%左右的幅度在下降,仅管智能手机的配置也每年在提升。
所以只要有通讯网络存在的地方,智能手机就会成为当地人们的刚需。而对于经济环境越差的地方,对智能手机的依赖程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为关键。
从另一方面来讲,智能手机行业或智能手机品牌厂商需要担心的是,如何提升这些刚需群体的用户体验,不要让他们跑到竞争对手那里去。因为有这些最需要智能手机的刚需群体在,智能手机行业根本就不用担心市场的整体销量会有什么剧烈的变动,市场永远会支撑这2000亿的刚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