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表示,海力士正处在高速扩张阶段,突然被日本断供,急需寻找救命方案。一方面,Intel大连工厂已基本充分释放产能,可以帮海力士保证产能、维持市场;另一方面,海力士也有可能借助Intel的供应链缓解断供压力。
日本对韩国的断供危机对韩国半导体产业造成了沉重打击,韩国机构分析,如果韩国因日本断供停产,每日损失将高达7万亿韩元。
在此前存储涨价周期中积累了大量的现金流之后,海力士开始加速扩张步伐。2018年,海力士支出16亿美元用于回购股票,并投资了超过30亿美元在韩国新建半导体厂,预计该工厂将在2020年完工;到2018年底,海力士又启动无锡生产线的产能扩充,并已于于2019年4月完成扩产。需要指出,即便进行了大量的资本支出,海力士在2018年底的现金余额依然高达70亿美元,这为海力士进行收购提供了现金支撑。
而在Intel的业务中,3D NAND业务的知名度远不如数据中心、PC业务。上述业内人士透露,“Intel的NAND Flash以前很少对外出售,这两年才开始提高了出售比例。”财报显示,Intel大部分Flash芯片都用于支撑数据中心业务,后者在2018年创造了230亿美元收入、100亿美元利润。
而3D NAND的对外销售隶属于NSG(Non-Volatile Memory Solutions Group)业务集团。在2016、2017、2018财年,Intel的NSG业务分别创造收入25.8亿美元、35.1亿美元、43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约20%。
但是,由于3D NAND前期投入过重,且大连工厂设备仍处于折旧期,NSG业务在2016年以来持续亏损,2016、2017年,NSG分别亏损5.4亿美元、2.6亿美元。2018年,即便收到了1.6亿美元的政府补助,仍然亏损了500万美元。
“对Intel来说,这就属于亏损很厉害了”,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可能Intel不太想折腾NAND了,之前跟美光分道扬镳已经有这种迹象了,IM的产线(合资企业Intel-Micron Flash Technology)也让美光拿回去了。”而现阶段出售的话,给海力士是相对合适的选择,“Intel跟海力士关系一直很不错,即使出售给海力士,未来也能保证对自己数据中心需求的稳定供应。”
不过,暂时不确定Intel大连工厂的报价。Intel最早在2004、2007年投资600万美元、25亿美元在成都、大连建设封测、存储工厂。2015、2016年,Intel又分别增资55亿美元、16亿美元扩充大连、成都工厂。财报显示,2018年,Intel在中国的固定资产总额已达64.17亿美元。
“这些资产主要是大连工厂的,而且以前折旧完的设备没有计入到资产中;如果这批投资折旧完,Intel大连工厂的盈利也会大幅提升”,上述业内人士猜测,“整个大连工厂是16nm工艺,工厂可能要80亿美金,再加上NAND业务,可能需要上百亿美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