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太平洋时间1月19日上午5点(北京时间19日晚9点),本年度最受关注的科技硬件VisionPro正式在苹果美国官网开启预订。从当前的情况来看,VisionPro并不难抢,有很多UP主都表示下单成功。不过很快下订单的人就发现,所有规格的VisionPro到货时间均需等待6-7周左右,销售情况可谓十分火热。
苹果VisionPro是一个软硬件都突破行业常规的产品。
软件上苹果把VisionPro的系统定义为空间计算平台,仍然采用了苹果祖传的内容重画功夫,所有输出的画面,都是基于苹果按自己算法重新计算后,再输出的结果。也就是说苹果没有使用业内的所见皆所得的所谓“即时监视取景器”方法偷懒,而是把要展现给你的所有东西,包括你自己编辑的内容、拍摄的内容、以及VisionPro各个传感器所采集的内容,都通过苹果的空间计算平台重新计算后,合理的展示在VisionPro的虚拟显示屏上。
这也是为什么多数体验过VisionPro真正产品的人,都会觉得它是一个真正的空间显示器,而不是传统的VR产品,同时也没有传统VR产品所引起的VR与人脑识别出现“生理不同步”现象的原因,因为苹果已经把所有需要展示的东西,都按照你的反应速度进行了微调,即便是你要真正看到外面的来跟你交谈互动的人或物体,它也是慢慢从画面中由虚入实切入进来,而不是像传统VR产品那样直接“砸”进来。
与传统的头显产品强调便携和可移动相比,VisionPro更像是一个固定场景下的“宅男、宅女”利器,它虽然能让在要房间里戴着它走来走去,里面的空间画面也会随着你的走动而与实景物理上契合,但它显然不是一个强调外出移动便携使用的产品。
据参加过实机体验的UP主表示,VisionPro的外接电池盒不但是一个充电宝一样的电池,而且外接电池盒还可以真正连在插座上实现直接供电,让你不受外接电池盒容量约2小时左右续航的影响一直在线。当然也不会有人真正的在佩戴2小时后不需要解决自己的生理需要,比如拿下头盔来喝杯水,或上个厕所。也就是说,VisionPro其实完全能平替掉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实现完全个人隐私防护下的空间办公。
对于一个划时代的产品,苹果产品设计与制造上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据供应链传出的消息显示,目前VisionPro的量产难点与外界想象的全部卡在MicroOLED显示器上不同,VisionPro真正的制造工艺突破,主要集中在了结构件上,包括库克特别强调的前3D全曲面玻璃盖板,以及完全不同于行业采用轻便塑料成形的3D异形金属中框加工、各个摄像头传感器的镜片组装与所有的点胶贴合、还有可以长时间固定头显的编织绑带等设计与制造上。
据供应链人士表示,3D全曲面玻璃盖板由苹果和蓝思科技经过长时间共同研发而成,苹果提供了所有的材料性能与设计参数据要求和加工工艺规范,蓝思科技则提供了3D全曲面玻璃盖板的曲线异形机械切割、3D玻璃拉伸成形、玻璃强化、3D玻璃空间曲线/面的打磨/抛光,以及光学镀膜处理和光学贴膜加工等,都是此前业界完全没有真正大规模批量量产的新型玻璃深加工工艺,除了需要十分先进的智能化5轴加工设备外,工艺复杂性和工艺难度都前所未有。
此外,由长盈精密加工的3D异形金属中框部件也一样,同样需要十分精密的5轴智能化加工设备才能完成所有的加工步骤,并且加工后的金属部件重量,还要实现与普通塑料相近同时,保证整个零件刚性强度,同样需要十分复杂的结构设计与加工工艺才能实现。
另据供应链人士透露,博众精工联合蓝思科技、长盈精密和苹果一起,攻克了前3D全曲面玻璃盖板、3D异形金属中框、各个摄像头传感器的镜片与摄像头模组的空间尺寸与外观的全自动智能检测技术,同时还研发了把这些零组件组装起来的自动化组装生产线,同样需要多轴空间定位、检测、计算技术。
产业界的专家表示,与其它显示屏、传感器、芯片等早已经在生产制造工艺上实现标准化量产规范相比,苹果为了真正的实现VisionPro与人脸及人头部高度契合,在长时间佩戴后不会给人头部带来不适的压迫、烦闷、累坠等负面体验的同时,还能保持使用过程中VisionPro的显示内容不会因为VisionPro与用户头部佩戴松动、移动造成的中断与失焦等,深度的优化了VisionPro各个结构件空间尺寸与用户头部脸型与头型的适配,才是苹果VisionPro给业界最大的硬件层面突破,也彰显了苹果在VisionPro实实在在的产品诚意,而不是多年来其它VR\AR或MR硬件产品的简陋设计,甚至到现在其它VR\AR或MR硬件产品仍然存在很大程度的敷衍味道。
或许这也是苹果不管是在对内部员工培训,还是在对外部市场培育时,都不愿让VisionPro与其它VR/AR或MR硬件产品产生关联的原因,而且VisionPro也确实做到了无论在软件创新,还是硬件设计上,都与其它VR\AR或MR产品有着天渊之别。
从业界的分析来看,苹果VisionPro的成本三分之一在空间计算平台OS系统上,三分之一在显示屏与芯片上,三分之一在上面几大空间结构件上,而以蓝思科技、长盈精密、博众精工为主的中国供应链企业,则是攻克几大空间结构件量产工艺难题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