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欧美微逆市场一手好牌,昱能科技(688348.SH)的成长却不如预期。
2023年第三季度,昱能科技营收9.69亿元,净利润1.8亿元,同比下降28.65%。一季度的存货金额为16.74亿元,中报、三季报显示其存货金额维持在17亿元左右。
公司在2022年营收13.38亿元,同比增长101.27%;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250.3%。
“过山车”的业绩表现,说明昱能科技在经营上遇到了一些麻烦。
根据潮电智库长期的实地调研,如今欧洲微逆及户储产品库存趋于饱和,需求虽渐趋平稳,但依然具有增量潜力。
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微逆市场已经转移至成本和制造工艺的角逐,对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做出了挑战,“降本增效”将成为企业长期的战略指引。
潮电智库从股价、库存、生产、营销、区域、研发这六大关键点进行解读,剖析昱能科技出海历程。
01股价
财报显示,昱能科技2022年净利润3.61亿元,2023年一季度净利润1.18亿,二季度净利润1656万元,三季度净利润4619万元。公司在2023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减少28.65%;现金流量为-9.32亿元。
存货金额大幅飙升,净利润陡降,经营现金流连续为负,致使昱能科技在2022年底股价下跌了约73.7%,为年内跌幅全A股第一。
02库存
昱能科技成立于2010年,是行业内最早实现微逆量产出货的境内厂商之一。今年中报显示,公司第一大业务为微逆,报告期内实现营收5.08亿元,占总营收的77%。
行业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昱能科技微逆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国内厂商第一。公司在2022年的微逆生产量为185.52万台,而销售量仅为93.52万台,库存量占生产量的53.8%,存货金额为13.04亿元。
根据中报、三季报显示,昱能科技的库存金额进一步高企,已经达到17亿元。这一数据与公司2018年至2021年总营收之和相当。即便在高速增长的2022年,其总营收为13.38亿元。根据昱能科技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的营收将达7亿元至9.5亿元,则2023年的全年营收将为17亿元至19亿元左右。
03生产
与其他微逆行业的友商不同,昱能科技生产主要采用代工模式。据公开信息,其销往美国的产品全部由境外代工厂加工生产。
逆变器企业最常见的生产模式是“以销定产、少量备货”,并主要都采用自主生产模式。例如,锦浪科技和固德威都采取“以销定产+合理库存”的管理模式。
微逆巨头Enphase此前也采用代工模式,领益智造和伟创力都是其代工厂。但在2023年,Enphase斥资超过6000万美元在美国开设6条生产线,投产美国大储龙头企业Flex共计2条位于南卡罗来纳州的生产线。
有布局海外市场的储能企业高管认为,微逆还是属于典型的研发、制造、生产一体的经营模式,“前店后厂”的布局,更利于企业对供应链实现精准的对接与导入,也是在竞争中规避供应链与产能风险最有效的手段。
04营销
充分享受到欧洲爆发的第一波微逆需求红利后,表明昱能科技对于产品销售的预估显然过于乐观。
目前,昱能科技采用“直销+经销”相结合的模式,并且通常给海外仓库3至4个月的预期备货量。由于2022年上市后公司资金充裕,公司将海外仓的备货量提高到5至6个月的预期出货量。
但实际产品销量却远少于生产量,库存周转率低,公司的销售额消化能力已大幅减弱。
这场去库存硬战,昱能科技必须从生产供应链端口开始突破,根据更准确的市场销售额来确定生产量。
05区域
昱能科技的主战场以欧美市场为主。今年上半年,昱能科技来自境外的主营业务收入为6.3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6.65%。
2023年,欧洲地区的库存消化需要时间,美国逆变器市场爆发需求。
欧美国家正重塑微逆产业链,其本土微逆企业的实力不容忽视。头部微逆企业也争相加码海外市场,昱能科技要从美国等地区分一杯羹,也阻力不小。
全球微逆龙头企业Enphase拥有本土化宣传的优势与稳固市场,在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2023年,Enphase前三季度总营收达到19.88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归母净利润4.18亿美元,同比增长71.6%。
06研发
2023年上半年,昱能科技实现了营收6.58亿元,同比增长32.3%。
今年上半年,昱能科技共计30个在研项目,研发费用为4330.31万元,同比增长86.98%。公司的研发力度大大加强,占营业收入的6.58%。
全球储能时代来临,一个万亿级微逆市场即将形成。潮电智库认为,站在风口起舞,综合能力更强的“六边形战士”会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