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见闻:还在扩大的互联网鸿沟

8月底9月初,沙水请假回了趟老家长沙,认真观察了一下

8月底9月初,沙水请假回了趟老家长沙,认真观察了一下互联网在农村老家的发展状况,最直接的感觉是: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网络对于农村的影响小得微不足道,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如湘江里的流水一般,保持着固有的节奏和状态,安静而惬意。据我这几天的观察,农村的互联网发展大概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互联网普及率极低,传统生活方式依旧

以我们生产队为例,大概有30多户人家,但是家中有电脑的据我所知才3家,联网的1家。大家共同的特点是,家里都有人上过大学,电脑都是大学时代留下来的“财产”。唯一联网的电脑是我的一个邻居家的,他因为工作在长沙市区,做电脑硬件方面的工作,晚上回家住,需要电脑与客户保持在线联系。我们村30多岁的大人们在工作之余的休闲方式是打麻将,并且乐此不疲,多少年来都是如此。电脑之与他们并没有太多的认知,学习起来在他们的意识里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可见,教育水平对农村互联网的普及是正相关的。

2、手机上网在80、90后中很普遍,但用途单一且流量很少

也许电脑在农村不够普及,但是手机上网还是十分常见的,尤其在8090后人群中。其中,手机QQ是第一大应用,其次是通过UC浏览器看小说。但是,大家用的都是2G网络,流量套餐多数在在30M、50M以内,所以对手机上网形成了很大的制约,他们也特别在乎对流量的使用,可以用抠门来形容。以我弟弟为例,我送给他一个智能手机,但是因为消耗流量过多,他还是换回了之前的功能手机,而把智能手机搁置在一边不用。

3、功能手机在6070后群体中使用普遍

虽然手机在农村已经十分普遍,但是在30岁以上的人群中功能机还是主流。主要用途以电话为主,短信在父母辈人群中使用极少,主要是不太会打字,这个特点在农村用户中特别明显;另外,智能手机在他们中间还没有普及开来,手机上网对于他们还是个有待验证的事情。而80后一代的手机用户在更换新手机时一般会优先选择智能机,但流量依旧会限制他们手机上网的时间。

4、微信、微博的使用与受教育水平紧密相关

首先,我要说说我要好的高中、初中同学们。他们学历大多是大学本科以上,工作稳定,在银行与政府、事业单位的为主。这次回来的聚会中我发现,他们基本都是智能手机,也都装了微信,微博。相对于微博,微信的使用更多一点,但还是并不频繁,联系依旧以电话或者短信为主。在一起打麻将、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十多个人没有一个人通过微信语音的,偶尔有事也是通过电话联系,不像在北京到处都是用嘴对着手机语音的人,差异十分明显。另外,农村里很多没上过大学也没有外出打工的人根本不知道微博、微信是什么,用的人就更少了,但是很多高中学历以下的年轻人都是知道QQ的。

通过以上特点,我们大致可以发现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现状,以及互联网对农村生活的影响力如何。当互联网的从业人员都在说互联网将改变一切,互联网将深刻影响传统产业的时候,互联网对中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影响力其实是微乎其微的。这里面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有农村农民受教育程度的原因,也有互联网技术培训在农村欠缺的原因等。

但是,据沙水所观察到的来说,最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农村尤其是农民对互联网的需求尚未被挖掘出来。就现在的农村发展现状而言,大多数家庭的年收入还是很低的,而互联网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可预期的收入效应。娱乐性需求必须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虽然必须但不紧迫。

之前也听到有朋友说,现在的互联网发展速度太快了,是不是应该停下来等一等,让广大的农村地区也能跟上这样的节奏。但通过这些天的观察,沙水得出的结论是,互联网发展的两极化趋势如同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两极化一般,鸿沟也会越来越大,短时间改变的可能性太小。也许是我太悲观了,但是现实往往是最直接有力的回应。

也许只有当互联网真正惠及到“三农”问题改善,或是农民生活水平真正奔小康的时候互联网才会真正在农村落地开花。

作者微信公号为:ITshayan
读者们,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机报报道,请狠戳这里寻求报道
相关文章
热门话题
推荐作者
热门文章
  • 48小时榜
  • 双周榜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