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映欠下33亿元巨额货款,宣布申请破产重整规避资产冻结
2018年12月13日,大同集团旗下面板厂华映召开重讯宣布,将依公司法相关规定决议向法院申请重整及紧急处分,以防止债权人进行假处分的扣押动作(资产冻结)。
华映财务长黄世昌表示,公司与100%持股的子公司华映百慕达公司,均发生债务无法清偿情事,往来银行有权宣布华映违约,到期借款须立即偿还,将加剧营运资金缺口,并加速全体债权人催讨债务,恐导致营运资金严重不足,面临被迫停产、暂停营运、甚至停业的危机。
面板产业竞争激烈,华映经多次减资后再度面临财务危机,华映今天举行重大讯息说明会,华映财务长黄世昌表示,将依公司法相关规定决议向法院申请重整及紧急处分。黄世昌进一步指出,公司经评估后,认为仍有改变营运模式,重建更生的可能性,因此依公司法相关规定决议向法院声请重整及紧急处分。
黄世昌表示,到11月为止,银行负债金额为新台币127亿元,其中台湾银行与京城银行为主要2大债权银行。根据华映9月个体财报自结数,负债总额为新台币348亿元(约77.6亿人民币),而为保障员工薪资及公司必要营运费用之支付,公司董事会通过与叶大殷律师签订二纸信托契约,信托总金额各以新台币6亿元为上限。
另外,华映持股26.37%的华映科技,收到其第二大股东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要求华映偿还华映科技33亿元人民币货款通知,其中已逾期货款约人民币20亿元,并于2018年12月4日来函催告要求清偿,否则将采取法律行动。华映科技此举已经导致华映100%控股子公司华映百慕大子公司向香港民生银行5300万美元贷款,无法顺利进行展延,将于12月18日产生贷款违约,加上,华映对台湾11家供货商也有约1亿元货款未付,并收到供货商寄来的存证信函。
面板产业近年市况不佳,华映今年前3季营收新台币204.26亿元,年减22.1%,税后净损新台币60.37亿元,较去年同期由盈转亏,每股亏损新台币0.93元,累计前11月营收新台币230.8亿元,年减28%。
JDI 30亿出售股权与技术,助中国企业生产OLED?
与此同时,12月13日日本NHK电视台消息,由于连续四年赤字,日本液晶面板制造商“日本显示器”(JDI,Japan Display Inc.)正在与多家中国企业与基金组成的财团洽谈,以寻求投资同中企进行交涉。同时JDI最大的股东产业革新机构(INCJ)也在考虑获得更多的金融援助,以摆脱JDI目前在面板事业上进退两难的局面。
NHK在报道中指出,据消息人士透露,如果交涉成功,JDI将获得中国企业500亿日元(约30.3亿人民币)的投资,从而获取JDI的相应股权。另外中国财团再资助这家中国企业5000亿日圆(约300人民币)的额外资金建一条新的OLED面板线,此工厂将采用JDI的技术生产OLED面板。
JDI今天发布公告对消息做出的澄清,称自昨天以来有报道称JDI正在推进与一组中国公司和投资基金的谈判事宜,不是基于JDI的任何公告。JDI表示与以往公布的信息一样,JDI一直在与包括中国公司在内的外部各方就联盟进行谈判。但是,目前还没有就此主题做出任何决定。如果有任何与此事项相关的需要披露的决定,JDI都将立即公布。而就在12月11日,JDI CTO永岡一孝还在采访中提到,JDI明年将能大规模生产OLED面板。
据李星了解的信息显示,苹果年底与各供应商协商明年的手机面板产能时,应该是有中国的供应链厂商提及过有意承接苹果手机面板订单的意向,并且表示如果JDI运行不下去,可以提供的相应解决方案里,就有日本NHK电视台与日本产经所收到的信息。
事实上,跟苹果提及JDI面板产能保障计划的厂商并不只欧菲一家,据李星了解,除了欧菲外,包括此前的鸿海同样也有表态能够解决JDI的困局;此外,苹果供应链里至少还有三家企业也跟苹果暗示过类似的意图,包括供应苹果手机的玻璃盖板厂商、触控屏厂商和结构件厂商。
华映和JDI都是抱着“产业报国”悲情面板英雄
华映和JDI都是当地标志性企业,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背后还承载着初创人“产业报国”强烈英雄色彩。
华映成立于1971年5月4日,成立初期由大同公司林挺生担任董事长,亦是大同公司最重要的转投资事业。
华映是台湾早期研发视讯产品关键零组件映像管的重要厂商,其高峰时彩管显示器产量为全球前三大,从而把将台湾推向“显示器王国”的世界舞台。
华映1997年该公司引进日本三菱TFT-LCD量产技术,建设了台湾第一条液晶面板线。从此,华映就成了台湾液晶面板人才的“黄埔军校”,直到现在,台湾面板界仍对华映长期以来的产业贡献十分敬仰。
不过华映在显示界,一直处于比较悲情的地位。仅管在彩管显示器时期曾是全球出货前三的巨头,在液晶面板时期也是台湾面板五虎之一,是台湾突破科技进步,启动“两兆一星”的重要技术基础力量,但在未上市之前,华映至少有十年以上的时间处于亏损状态。后来虽然借TFT-LCD面板短期转亏为盈,成为大同的重要利润来源,但上市之后,刚好遇上液晶周期转换,与日本企业一样错过了8代线的扩产时机,被三星、LG、友达、奇美的新建8代线产线挤出了主要市场地位。
华映后来再次西进中国内地,与福建国资旗下的企业进行股权互换成立了华映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借壳国企上市A股市场。随后华映在各种纠结中,不断的出清与面板相关的中国内地业务,把资源注入到华映科技,甚至到最后为了保住华佳彩,把台湾的面板线和凌巨模组厂也放弃掉。
JDI成立于2011年11月15日,成立之初,就是几家电子企业与日本政府,为了挽救日本面板技术而成立的一家背景复杂的企业。JDI是由日本产业革新机构、索尼、日立和东芝合资投建,主要是想把当时的LTPS技术和HTPS技术给延续下来,给日本未来的电子产品进步,在面板领域留下领先的希望。
日本企业的HTPS背板技术和IGZO背板技术曾用于美国的导弹控制系统上,在美国放弃旧的导弹武器平台,并把技术转为民用化后,被苹果公司发现,并立即引起了苹果技术人员的兴趣。
苹果当时从美国的导弹武器控制平台技术中,获取了包括LTPS/IGZO面板技术、CUP与内存存储信号管理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现场零件修复技术等系列军工技术,此后被苹果小型化后,应用在了苹果手机的显示屏、CPU架构、金属结构件等生产上。
其中LTPS/IGZO面板技术被苹果优化后,与三星、LG、JDI、夏普一起共建了LTPS面板产能,而IGZO则由夏普自己主导生产,并对后续的技术进行升级与优化。JDI真正量的产LTPS技术,其实也是在苹果的帮助下完成的。
三星在拿到苹果的LTPS技术后欣喜欲狂,在与苹果短暂合作后就脱离了苹果手机面板供应,把得到的LTPS技术用在了自己长期没有突破的OLED面板技术上,并迅速推出了LTPS OLED面板手机,巩固了自己手机硬件技术的优势,让其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站上了行业第一的位置得到了更充分的保障。由此也可见LTPS对于行业后期面板技术进步帮助有多大。
JDI从2012年4月1日起开始营运,JDI除了生产手机、平板电脑的面板业务外,还涉及为日本企业供应穿戴设备、车载设备、数码相机以及医疗设备所需的面板。不过由于全球面板产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加上鸿海大举并购液晶企业,并扩建各种面板产能后,JDI的产能优势在市场上丧失殆尽,市场份额也随着日本电子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衰退不断下降,主要靠苹果手机的订单维持运营。
前面讲过,JDI真正的LTPS产能,都是与苹果共建的,因此JDI想在苹果产品的获得较高的利润肯定很难。而JDI继承索尼、日立和东芝的旧a-Si面板线,根本就是越做越亏的过时产能,不管是产能规模还是价格,都被台资企业和后起的中国内地企业压着打压。
事实上,JDI在运营了不到两年后,就把所有的旧线关停掉了,只有与苹果共建的新线在保持生产。一边是产能低,产品价格上不去,一边是背着原来索尼、日立和东芝三个面板企业转移过来的大量面板研发资源与技术人员,因此JDI成了越做越亏的典型面板企业。
JDI在日本产业革新机构与银行财团的协助下,经过了多轮减轻负担、减少亏损的动作,包括关停旧线、关掉变卖台湾和中国内地的模组产能,缩减日本境外的运营机构,专注苹果手机业务等。然而,到目前为止,当同样与苹果共建产能的LG还可能从苹果手机面板上赚钱的背景下,JDI在各种势力的纠结下,仍然没有走出亏损。
鸿海在吞下夏普后,也有谋划过JDI。不过据李星了解,其中除了日本产业革新机构的阻力外,苹果不愿它的产线被鸿海掌握,导致最后无法真正保证苹果手机的产能需求,也是重要的因素。
同样,JDI在把中国国内的模组产能变卖以后,中国国内的手机品牌企业和面板企业也多次有意投资JDI,以获得JDI的面板技术。不过随着苹果在手机上转向OLED显示屏,一下子把中国国内手机品牌企业的热情给打消了。
而中国的其它面板企业,则受益于苹果说服三星开放期手机OLED面板量产专利技术,并在三星技术人员的协助下,也开始把手机面板资源转向了OLED显示屏。
平板显示技术的成熟与扩散,让现在面板界不再以技术论英雄,而是成为了一场纯粹的资本游戏
现在主流的平板显示技术,只有TFT-LCD和OLED两种,而且在LTPS背板技术的成熟与扩散下,不管是手机显示屏,还是电视显示屏,两种面板的技术进入门槛几乎已经不存在,影响行业发展走向的力量,早就开始从技术驱动,转向了资本驱动。
而且从技术发展的趁势来看,除非有类似苹果这样的企业,通过新的应用场景来推动显示技术升级或转型,不然的话,现有的平板显示技术里,比以LTPS技术为基础更先进的显示技术,至少现在看来要么技术过剩,要么性价比不足。
而其它非平板显示技术想要取代平板显示技术,则在显示质量与用户体验上,很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能追上以LTPS技术为基础的平板显示技术水平。所以未来的显示市场,在较长的时期内,都会成为资本的追逐的对象。
目前看来,中国国内的资本力量借助本土市场的优势,在中低端产品领域占有了一定的优势,而台湾和韩国企业,则借助中立市场的优势,在全球的高端产品领域仍然领先。随着时间往后推移,或许中国国内的资本力量也能助力本土企业走向高端市场,获取部分高端市场的份额。
但在中低端产品领域,或许也将受到本土市场产能转移到越南、印度等国家与地区的影响,被当地的资本力量借助本土市场优势击败,跟其它的工业品产能转移所带来的结果一样,市场份额也会慢慢降下来。
这样看来,华映和JDI不如把现在的面板业务看成一场纯粹的生意,不管是自己翻盘赚钱,还是卖掉工厂不玩了退场,只要有利于生意,能够保住现有的利益,怎么玩都行。 文/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