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登陆A股市场的“独角兽”——工业富联递交了上市后的首份成绩单。
根据工业富联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工业富联实现营业总收入1589.94亿元,同比增长16.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4%。
其中,通讯网络设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20.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云服务设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63.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及工业机器人等业务业绩情况并未披露。
要知道,工业富联曾在一季报的时候预测上半年的营业收入约为1460.6亿元至1545.8亿元,同比增长幅度约为6.8%至13.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53.8亿元至56.0亿元,同比增长幅度约为0.9%至5.1%。
目前来看,尽管工业富联的营业增速超过预期,但净利润增速却持续低迷。针对净利润下滑这一状况,公司并未在半年报当中做出任何解释。由此可见,“独角兽”光环难掩其代工厂本质,从而也暴露其真实面目。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富联拥有控制权的公司境内与境外合计逾63家。这些公司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最主要的是负债率偏高,负债率偏高且几乎全部是流动负债。比如CNT GS总资产近33亿美元,净资产只有6261万美元;河南裕展总资产9130万,净资只有160万。工业富联总体负债高达1204亿,99.97%流动负债。这种负债结构风险相当高。
此外大量公司疑似空壳:济源鸿富锦、武汉裕展、鹤壁裕展、德州富鸿,真实运营情况不得而知,从报表上看净资产、净利润几乎为零。
6月8日,工业富联在A股首次公开挂牌交易之后,仅有过三个涨停板。6月13日打开一字涨停板,到今年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6月29日,工业富联在此期间有效交易日仅仅为12个交易日,股价一路下跌。
在上半年这12个交易日中,外资却大举买入。choice金融终端显示,截至6月30日,工业富联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外资账户占6个,持股从158万股到1541万股不等。持股机构包括汇丰银行、富邦人寿、贝莱德资管等知名境外投资机构。
根据公司的半年报数据显示,截止6月30日,工业富联股东人数为583955人,较上期(2018-06-08)减少231623户,环比变动-28.4%。人均持仓1914.34股,上期人均持仓为1370.67股,环比变动39.66%
同时,8月15日开盘,工业富联报每股15.06元,离其发行价13.77元仅一步之遥。截至8月15日收盘,工业富联市值2966.11亿元,相较5193亿的最高值,蒸发2226.89亿元。
相比今年登陆A股的三家独角兽,工业富联的业绩是最差的。早在它上市之初,就有不少人质疑其算不上“兽”,顶多是一个成熟的代工企业。如今没了“苹果”这套外衣,想象空间也将大打折扣……(富凯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