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场交流时,对投资者提到的未来经营目标,王东升表示,随着成都、合肥的生产线满产,加上北京8.5代线的减值计提完成。“未来三年内,京东方将实现年均30%的增长,三年内实现营收翻一倍的目标。”
对显示和传感器件(DBG)、智慧系统(SBG)和健康服务(HBG)三大核心事业三大核心业务的未来发展,王东升在现场做了补充:“我们希望在年均保持30%的增速目标上,实现2022年物联网系统收入占全部收入40%的目标。”按2017年年报显示,2017年京东方实现营业收入938亿,同比增长约36.15%,实现净利润75.68亿,同比增长约301.99%,其中DBG占营收比例达88.10%、SBG占营收比例19.33%,HBG占营收比例1.09%。
王东升判断未来市场上的液晶面板企业会只剩下3家左右,应该是来自于现阶段面板行业的投资门槛所限,实际上液晶面板的技术、材料与工艺已经十分成熟,目前多数的行业创新主要来自于设备与材料研发上,只要设备与材料的尺寸能上去,理论上面板线的代数还能增加。
不过,随着代数的增加,所带来的就是投资成本的快速上升,目前一条10.5代线的投资金额已经高达人民币500亿,每条产线的投资额度比8.5、8.6代线高出了三倍以上,因此对于一般的面板企业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盈利规模和市场出口,几乎很难取得后续的投资机会。
京东方近年来除了积极卡位高世代面板产线供应链资源外,还在努力投建终端OEM与ODM产能,积极为自己的面板产能寻找市场出口,再加上与众多地方政府投资资本进行了深度捆绑,因此王东升认为京东方会是最后成活下来的3家面板厂商之一,不是没有道理的。
实际上从目前的行业情况看来,中国市场上与京东方情形类似的,还有华星光电,也是有庞大的11代高世代面板线产能和下游市场出口,所以按道理也能够像京东方一样活下来。
至于国际市场上,还有就是台湾鸿海旗下的富士康,有夏普的技术、富士康和群创的产能,富士康也在广州和美国准备各建一条10.5代线,以及鸿海有众多代工工厂的市场出海口,所以鸿海旗下的所有面板厂资源加起来,应该也要算一家能活下来的面板厂。
剩下还有投资10.5代线以上的面板企业,还是中国的惠科和韩国的LG,不过LG的那条产线是一条液晶与OLED技术混和的面板线,所以除了上面三家外,还有可能存活下来的另外两家,京东方是不是指的就是惠科和LG呢?
如果这样算下来的话,未来三星、友达、JDI、彩虹集团、中电熊猫等等这些没有投资10.5代以上高世代的液晶面板企业,都会慢慢从液晶面板行业中消失了……而这些即将消失的企业,除了往OLED或其它新型显示技术上发展外,或许大多数厂商真的会在残酷的产能竞争与价格血战中,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