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2016年开始,在三大运营商主营业务中移动上网流量贡献首次超过传统业务,跃升为第一大收入来源。运营商靠语音和短信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行业全面步入以流量运营竞争时代。这直接体现在从今年上半年开始运营商不断推出大流量套餐和定制手机卡,据不完全统计,三大运营商已经与19家互联网公司推出了多达35种的“流量卡”合作。
户均月流量近2G
工信部数据,1——9月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8209亿元,同比增长63%。电信业务收入完成9624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移动数据及移动互联网业务收入4126亿元,同比增长28.1%,占电信业务收入的42.9%,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0个百分点。
数据收入激增的背后是不断提高的用户流量使用需求,从2016年12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流量使用首度超过1G达到1088M之后,户均月流量消耗一直保持10%的增速。今年9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2007M,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0%。前9月国内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154亿G,同比增长148.3%。这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146亿G,同比增长162.3%。
电信行业分析师陈志刚表示,运营商在移动宽带网络上的大规模投入带来优质的上网体验。流量成为第一收入来源主要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爆发,尤其是微信、微博、直播、视频、在线导航、游戏等大流量应用。
受益于用户流量需求增加的当属三大电信运营商。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无线上网收入达1877亿元,占通信服务收入比超过50%。记者梳理发现,中国移动2016年无线上网收入较2015年上升43.5%,占通信服务收入比46.2%,年度首次超过语音通话和短、彩信收入之和,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中国联通更是在今年半年报中明确指出,专注于发力流量经营及营销转型。今年上半年联通手机上网数据流量同比增长325.7%,手机上网收入达到429.亿元,4G用户月均流量3330M。
中国电信2017年中报显示,手机上网收入作为公司第一大收入增长来源,上半年同比增长35.2%,占服务收入比达到26.0%,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语音收入占服务收入比19.2%,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
电信行业分析师马继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4G网络已经成为主流,未来的5G流量业务也是重点。流量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也是运营商乐意看到的,未来流量收入比例只会更大。
角逐“流量卡”
流量收入已经超过语音通话和短信等服务,挑起电信运营商收入增长的大梁,流量业务成为三大运营商主要经营竞争板块。
而关于流量运营的竞争更加激励,三大运营商相继投身到流量争夺站中。这些“定制流量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集中在知名手机应用、视频、直播等产品中,可享受APP内使用时免流量服务,以腾讯大王卡为代表。另一类为补贴型流量卡完成每笔订单后可获得流量,如蚂蚁金服小宝卡、大宝卡。
自2016年开始,中国联通陆续与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微博、工商银行、支付宝等公司合作推出“定制手机卡”,主打大流量和低价,吸引了大批来自互联网渠道的新增用户。此类业务迅速抢占了流量市场。据联通公布数据,腾讯大、小王卡在2017年上半年贡献超过2000万新增用户。为此,联通在今年5月份还成立了腾讯、阿里运营中心。
而坐拥众多用户的中国移动目前还未有相应和互联网企业合作的“流量定制卡”推出,仅仅只有和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合作的专属大流量套餐。中国移动户均使用流量大大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前三季度手机上网客户月均流量使用仅1.2G。
陈志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通信需求场景复杂多样,给大量功能机或者只支持2G的早期苹果机带来市场空间,这是大量2G用户存在的原因。随着2G通信逐渐退出,2G转4G是运营商近两年来的主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