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步变得更好的OPPO避免不了,会经常出现在镁光灯下,但是销量份额的上涨,并没有让这家手机品牌自我膨胀。
因为市场地位越来越受关注,OPPO会经常出现在互联网上,被各种营销大号加上“商业成功案例”的标签,刷爆朋友圈,而OPPO也瞬间成为流量大亨,自然避免不了的被友商碰瓷。为此,OPPO CEO陈明永曾对内发文“形势大好的时候,我却如芒刺在背,担心OPPO被外界捧杀”,提醒员工要坚守本分,不要因为一点点的成绩而骄傲自满。
说起OPPO陈明永,也是一位传奇人物,2001年创建OPPO,2004年OPPO中国公司成立,期间专注做播放机、MP3、MP4,2008年进入手机行业,从笑脸手机到目前的OPPO R11,打造出一款款爆款机型,成为最受年轻人喜欢的手机品牌。期间,OPPO也多次被评为“最受尊敬企业”。
回首前几年,市场醉心于小米的互联网营销,一时间手机行业出现一边倒的趋势,小米的营销模式被神话般托起,“风口论”也成为雷军的营销成功论。回头来看,那个时候,在互联网的萌芽期,雷军的这套理论是十分正确且有用的,跟随小米的人也尝到了足够的甜头。
但几年过去,互联网进入疲倦期,市场发生本质变化,线下市场成为手机行业的香饽饽,此时,各厂商纷纷效仿OPPOvivo转战线下,没人会想到线下的鼎盛期是在2017年。前几天,网上流出雷军大热天线下走访OPPOvivo专卖店,亲切与店员交谈,具体谈的内容不知,但是看到雷总不避酷暑亲临线下,足见小米对线下渠道的重视。
雷军走访河南手机店身后vivo广告亮了
其实,早前在手机江湖中,曾流传着关于OPPO的各个版本传说,但直到今天才发现,OPPO现在线下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
埋头线下八年
与大多数手机企业从2015年开始重金投入渠道建设不同,OPPO在2008年就启动了手机代理商制度,截止到2016年10月日,OPPO在国内共计570家客户服务中心以及20多万的销售网点,助力OPPO成就了今天国内第一手机品牌的地位。不过如此庞大的渠道体系,是OPPO埋头八年之功,在运营商渠道如日中天和互联网手机品牌“风口论”盛行之时也从未动摇。
值得重视的是,OPPO选择代理商并不是把对方规模大小放在首位,而是考察是否跟OPPO“本分”的价值观相通。这种基于“本分”理念的认同,使得OPPO与渠道代理商之间建立了牢固的信任关系和长期稳定的利润来源,也是今天很多手机品牌花费重金却很难撬动的渠道“防火墙”。
不占人便宜,不让人吃亏
在供应商方面,OPPO同样获得了“本分”认同。国产手机行业每次转型升级,都有手机企业和供应链企业的“血泪史”,比如2014-2015年手机市场转型,南方某手机企业因库存问题“悔单”和拖延欠款,导致数家供应链和制作企业倒闭,一度引发整体行业的连锁反应。
OPPO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的战略转型期也同样面临阵痛,2011年OPPO跟进市场变化果断做出全面转型策略,但供应链需要提前6-9个月下单,很多原计划需大量备置的物料突然不需要了,并且很多采购员已经口头打电话给供应商要求备货,供应商也早早为OPPO准备了物料以供生产需求。面对这种临时的变化,即使没有书面的合同,OPPO采购负责人主动承担,接收这些口头承诺的订单。
OPPO此举给当时处于转型期的企业经营带来更大困难,但却收获了供应链企业的“本分”认同和长远回报。今年整个手机行业因零配件紧张导致产能困难之时,供应商优先保证OPPO供货,OPPO R9系列可以做到平均每1.1秒销售一部,供应链合作伙伴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持续打造爆款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供应链中心和制造地,手机企业花费巨额资金借助外力打造一两款“爆款”产品并不难,但做到产品迭代升级和持续爆款的能力才是对手机企业产品研发能力的最大考验。
OPPO是目前为数不多坚持全产品线自主设计、自主制造的智能手机企业。从2008年开始,几乎每年OPPO都会推出一款让行业和用户感到“惊艳”的产品,形成了旗舰和精品系列产品迭代升级能力。从产品专注度上来看,OPPO将主要精力用于用户关注度最高的拍照体验上,截至到今年4月份,OPPO在国内的专利申请公开和授权数量共13435件,2016年度,OPPO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列中国企业前五,在智能移动终端公司排名第一。
同时,第三方调研机构赛诺数据显示,iPhone用户对OPPO R11兴趣浓厚,而OPPO用户忠诚度也是国产手机品牌中最高的,可见当下年轻人在选择手机时,会选择外观时尚、拍照好的手机。
众望所归,OPPO新一代旗舰产品R11上市一个月销量占据线下市场第一,成为妥妥的爆款产品。同时,OPPO R11在18-23岁的一二线城市年轻人中也有着极高知名度。
经过仔细探究,不难发现OPPO经商之道“让别人有钱赚,给用户最想要的和最好的”,“本分”经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