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机器人进行组装生产仍需5至10年 电商平台将成历史

郭台铭指出,过去从预测性的生产、计划性的生产,到如今是模拟订单的生产、接单式生产。智能制造加上大数据,让整个供应链都反转过来,从制造导向进入市场导向,进一步朝向全新的客户需求导向,可大幅降低社会资源的浪费。
   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日前表示,透过机器人实现组装大量生产仍需5至10年时间;预计约30年时间,单纯劳力、重体力或肮脏性质的工作,将可用设备或机械取代。

郭台铭

  上述谈话为郭台铭日前接受大陆央视在贵州贵阳举行的“对话”节目中所提出,主要谈大数据时代的制造业新生态。郭台铭指出,未来商机是智能制造与大数据的结合,设备取代体力,更多时间用在脑力工作。他表示,过去是产品开发出来再作市场调查、预测有多少量来作生产,但未来大数据将可预测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以及将有多少销售量。

  郭台铭指出,过去从预测性的生产、计划性的生产,到如今是模拟订单的生产、接单式生产。智能制造加上大数据,让整个供应链都反转过来,从制造导向进入市场导向,进一步朝向全新的客户需求导向,可大幅降低社会资源的浪费。

  另外,郭台铭也指出,大数据可为制造生产带来品质的一致性,结合感测元件和影像海量大数据的搜集,可进行比对、尺寸和公差的修订,良率可从以往的95%到96%,进一步提升至99.9%,未来甚至可望做到100%。

  在机器人部分,郭台铭指出,目前鸿海集团机器人大约有6万台,很多精密加工制程还需要人的精巧,预计要透过机器人实现组装作业的大量生产应该还需要5到10年的时间。他也预期,单纯劳力、重体力和肮脏性质的工作,大约30年内将被设备或机械取代。

  谈到关灯工厂,郭台铭表示,他自己进去巡视都还要拿手电筒,工厂主要透过机器进行资讯交换和处理,工厂由中控室处理监控。他指出,目前鸿海集团有5座关灯工厂运作,从三次元检测、自动判别刀具寿命、到刀具自动更换,主要透过监控与分析系统的运作。在发生问题时,云端监控系统可远端指挥,即时进行调校维修,快速排除障碍,确保生产顺畅。

  而在手机生产部分,郭台铭指出,并非所有的手机生产过程都是在关灯工厂运作,仍有一半以上的作业,还需要人力来作业。郭台铭表示,目前大数据的数量,还不足以支撑全面的无人化生产。

  针对手机生产制造出货不确定,郭台铭指出,一支手机制造生产牵涉到几千种零组件,而目前无法确定这些零组件可以准时在同个时间到货。他表示,目前手机的运算能力已相当于过去一百台桌上型电脑整合一起的能力,手机内部零组件要协同作战,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艺术。

  对于企业是否该自建物流通路,郭台铭认为各有优点,最后会往中间靠拢,关键在于供应链如何对工程以及数据应用的认知达到一致,其中会参差不齐,可控、可管性会出现落差。

  另一方面,郭台铭也表示,未来新的零售、新的电子商务与制造业结合,将如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所说,未来不再有电子商务,朝向新零售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将成为历史。

  他指出,制造业应该细水长流、稳健,而非大风大浪,鸿海未来要推动的是掌握从零组件端到消费者端,客户订货时可犹如变形金刚般弹性生产。鸿海自己控制原物料、出货和客户,制造加工的过程要进一步掌握物流的过程,进一步掌握集团每天生产高达100亿笔的数据数据,以打通从零组件到消费者的大平台。
读者们,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机报报道,请狠戳这里寻求报道
相关文章
热门话题
推荐作者
热门文章
  • 48小时榜
  • 双周榜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