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过来看看手机厂商的成绩:HTC 2016年营收781.6亿新台币,较2015年下降35.77%;苹果2016年净销售额也同比下滑了7.7%,利润下滑15.7%;国内的手机厂商甚至没有多少这方面的公开信息,除了几大巨头之外,只知道魅族亏损几年之后,终于实现了盈利。
手机厂商和供应链上游厂商本来是同一条绳上的蚂蚱,为什么营收却有天差地别的表现呢?
现在普遍认为是2016年电子器件和原材料成本普遍上涨,所以转接到了手机厂商身上,不过反过来想一下,为什么材料成本上涨的损失要手机厂商来承担,而不是由上游厂商承担?毕竟东西是你造的,原材料涨价也应该你先吃亏才是,或者退一步,大家一起承担也好啊。
可惜的是,当今手机等电子产品市场就是这么不公平,供应链厂商都是爸爸,手机厂商都不得不看着上游厂商的脸色行事,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①僧多粥少
现在手机厂商茫茫多,光是国内的手机大厂就数不过来,但是优秀的元器件提供商就那几个,比如屏幕,LCD的供货商只有JDI、LG和夏普比较靠谱,而OLED更是几乎被三星垄断;内存是三星,尔必达和海力士三足鼎立;处理器可选择的也只有联发科、高通和三星......
手机市场对于高端元器件的需求过大,而能提供这些器件的上游厂商就那么几个,以前这些上游“爸爸”产量高,所以大家压成本、拼性价比玩得不亦乐乎,现在产量不足了,你不出高价自然有其他厂商出高价去买,这种竞争导致越缺货元器件厂商就越赚钱。
②手机厂商自身研发能力不足
从上一段各个上游供应商的名单中可以看到一个存在感极强的名字——三星,不管是内存、闪存、处理器、CMOS还是屏幕,没有三星玩不转的。因为这种集上下游产业于一身的特殊”体质”,即使Note 7扑街,三星依然能够依靠内存、闪存业务在2016年下半年营收大幅上涨。
为什么三星的自愈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就这么强,而其他手机厂商就得如履薄冰,看上游厂商的眼色行事?甚至很多手机厂商因为上游无法提供相应元器件,不得不对自家产品做出各种妥协。这使我们遗憾地得出一个结论:因为自身缺少研发能力和技术积淀,很多手机厂商对上游厂商过度依赖。
很多人可能会对这一说法嗤之以鼻,认为现在经济全球化,把上下游工作全部集于一身是不现实的,即使是三星,还不是用了索尼的CMOS和高通SoC?确实,一肩挑很多时候吃力不讨好,但是这并不代表厂商们可以躺在上游的功劳铺上吃饭。三星就不说了,苹果在SoC等领域也有强大的研发能力,不仅不依赖上游(苹果2016年营收下滑是因为自身产品力不足),甚至反过来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台积电的营收(台积电是苹果处理器的代工厂)。
不过现在各个国内厂商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纷纷采取了行动:华为大名鼎鼎的麒麟处理器,小米即将登场的松果处理器,京东方、和辉开发的OLED面板,武汉建设内存研发中心和制造厂等等,其实都是为了摆脱现在上游厂商的限制。
2017年不出意外,各个上游企业的缺货情况还会延续下去,甚至会愈演愈烈,如果手机厂商们还不能改变在上游厂商面前的低姿态,可能日子还会越来越难过吧!但是如果双方的关系能够从“有求于人”转变到“平等合作”,相信国产手机行业还会迎来进一步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