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孙正义在川普大厦(Trump Tower)大厅宣布了上述投资计划。孙正义告诉记者,他计划将投资用于美国的初创企业,但并未提供投资计划的细节。孙正义称,上述投资的资金将来自今年稍早时软银与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及其他潜在伙伴成立的1000亿美元投资基金。
不过在双方对媒体展示的合作文件上,除了软银自己的标识外,上面还有大大的富士康(FOXCONN),也基本上算是科技界回应了此前川普要求苹果公司把部分制造业回迁美国的要求,响应了川普的「美国制造」政策。而前段时间被他刷屏,是斥资320亿美元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一举卡住了整个手机产业链的脖子。
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也跟进在稍后发布声明指出,鸿海初步评估美国地区潜在的投资机会,藉此扩增当地营运业务。相关投资尚未定案,鸿海会继续与美方相关单位直接讨论,并根据双赢的条件公布相关计划细节。
川普主要的财政货币政策是减税+加息+投资刺激+贸易保护,仅其把企业所得税降到15%这一条,就是所有主要经济体中的最低税率;而且以美国为总部的企业,海外分公司利润返回美国只收8.5%的所得税,也让更多的科技企业愿意回流美国,当然川普早前就念念不忘的苹果及其供应链企业也不例外。
富士康在美国本土原来就建有组装苹果产品的工厂,相信把更多的产品组装生产转移回美国,也并没有多大的障碍。苹果此前也一直在美国本土和软银及富士康一起研发工业机器人,并在智慧工厂上有着紧密的合作。
富士康与苹果在美国建设新型工厂,也有利于富士康利用苹果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制程管制能力,优化自己的智慧工厂设计与运行,拉开与行业竞争对手的距离,并摆脱全球制造业技术工人红利迅速消失后的成本压力。
而在苹果的上游供应链层面,相关信息显示苹果制造iPhone、iPad和Macs的供应商总共有超过766家,其中346家在中国,126家在日本,69家在美国,41家在台湾。相信在富士康的带动下,会有更多的供应商选择跟进,就近在美国本土建立生产线,来满足富士康生产的配套需求。
这供应链转移对在中国、日本、台湾等资本投资成本迅速攀升,投资渠道越来越少的企业家们来说,不但可以为资本找到一个更低税率、更高回报的投资机会,还为消化先进的美国制造业经验提供了近距离的转化平台。因此消息一传出,很多为苹果产品服务中国的供应商们都对跟进富士康去美国投资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有供应商表示,他们目前生产加工过程中用到的很多设备、原材料、甚至生产工艺,都是来自美国,并且随着近两年的生产自动化改造越来越成熟,很多工艺参数与流程管控动作,都能固化在自动化生产线的设备里面,实际产品生产过程中,对技术工人的依赖越来越少,因此不管是要在中国境内复制产能,还是到境外去复制产能,都已经没有了多少阻碍。
而更多的供应商则认为,随着“工业4.0”和“智慧制造”的到来,产品的生产成本,会由产业链资源端往消费端移动。因此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产品在贴近消费市场就近生产肯定会是一种未来趁势。也就是说以后不仅仅是苹果的产品,还有很多其它的产品,都会随着这个趁势,由现在集中在某一个资源提供地区生产,转为分散到全球各个消费市场集中的地方就近生产。
“中国的企业不要怀疑这个趁势。”有手机供应链的企业主提醒同行道:“汽车工业的技术壁垒和行业壁垒那么高,在实现自动化后,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在销售市场当地,建立独资企业或与当地合作建设合资企业组装生产,因此其它的产品,包括手机等电子消费品,其供应链迁移路线完全有可能沿着汽车工业的轨迹进行。”
他表示,为了印度市场,中国的企业都可以去印度本土建厂,为什么不能为了美国市场去美国建厂。“我们很多有技术实力的企业都在为自己的产品如何打入美国市场伤透了脑筯,现在好了,完全可以借助部分苹果产业链回流美国的机会,搭上这趟便车直接进入美国。”
根据手机报在线(http://www.shoujibao.cn/)从富士康配套供应链跟踪到的信息显示,富士康与苹果协商回流美国制造的部分,前期产能基本上是为了满足苹果北美市场本土需求,产能转移完成后,其美国总产能部署约为1亿部iPhone手机左右。
另外富士康与软银更在意的是其机器人产业,富士康在机器人上投入了巨资,但是并没有达到孙正义和郭台铭的要求。虽然郭台铭在一些场合上表示,采用富士康生产机器人来建设完全关灯的自化动工厂已经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能够在美国设计生产机器人产品,利用美国本土的先进科技和初创企业经验,进一步完善其高端制造技术,也是富士康较为急迫的需求。
此外,富士康收购夏普后,如何更有效的利用北美市场来消化夏普的产品也是未来的重要工作,在美国本土建设夏普品牌的产品研发与生产基地,也符合富士康的利益。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即便是没有苹果产品的制造回流美国,富士康也会在美国加大投资。
这位人士表示,很多国产品牌如乐视都可以在美国建厂生产销售乐视的产品,为什么富士康就不能在美国建厂生产销售自己的产品。因此,一味的强调中国制造业成本低,更有竞争力的观念可能需要改变,重新认识美国制造业回流给中国企业的机会,将更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