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CL集团公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比同期下滑59%~70%,其认为亏损的首要原因在于液晶面板价格同比大幅下降,导致旗下面板企业华星光电净利润同比减少。
同时,国内另一面板巨头京东方公布的2015年三季报显示,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减少124.10%。
值得注意的是,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认为面板产业2016年一季度就到了谷底,它已经不可能再往下走,但对于是否会回升他仍不能肯定。
受困于产能过剩
事实上,市场对于液晶面板产能过剩的担忧一直未曾散去。近年来,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国内面板企业的大力扩产更是加剧了这层忧虑。而在2015年液晶面板产业发生的断崖式价格下跌,却正好印证了这一忧虑。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初以来,主流的32寸液晶面板价格持续走低,从去年初的100美元已降低至目前的52美元,降幅近50%。50寸以上的大尺寸电视面板因为面板厂供应量增加,在今年1月上旬价格大跌,50寸下跌5美元、55寸下跌8美元,65寸跌幅更高达10美元。而40寸、48寸面板也因为三星缩减订单、需求疲弱,面板厂杀价清库存,跌幅约2到3美元。
“目前的状况是,中国的液晶面板产能已经开始过剩,但目前仍在继续增加新的面板产能,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因为我们认为,液晶面板从2015年开始,就已经走到了峰值,未来会持续一个下降的趋势,这是肯定的。”资深产业观察家刘步尘如是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他表示:“去年TCL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面板价格下降,主要是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大幅下跌,而且到目前为止,这个跌势并未停止。同时OLED面板等下一代技术产品开始逐渐进入市场,会越来越多地蚕食液晶的份额,2015年的产能如果是合理的,那么今后增加的每一寸产能就都是多余的。未来对液晶面板产能布局较大的企业而言,其实是非常危险的,OLED时代来的越快越危险。在前期的投入和分摊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一旦液晶快速遭到淘汰,就相当于之前的投入打了水漂,一文不值。”
兴业证券在一份研报中表示,由于大陆面板厂商积极扩产,而且三星和LG也在投10.5代线,厂商压价保量、行业供过于求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善,预估面板价格下降的趋势难以逆转。
市场调研机构IHSDisplaysearch研究总监张兵此前也曾告诉记者,中国液晶面板产能在2017年左右会超越韩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制造地。“面板产业本来就是一个竞争性行业,它的供应不可能是短缺的,供过于求将是一个长期的状况,企业的盈利水平跟其自身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关系。”
根据IHS预估,2016年全球平面显示器市场营收将比2015年减少6%,预期将仅达1200亿美元,恐怕会跌至2012年以来的新低。
今年第三季度有望回升
TCL集团在2016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中表示,由于报告期内液晶面板价格与去年同期相差较大,华星光电的净利润同比出现下降,但三月以来,液晶面板价格呈现企稳态势。
目前,液晶面板价格开始出现一丝逐渐企稳的迹象,令业内诸多人士都认为,2016年下半年开始,行业有可能开始逐渐回暖。
“我们认为,面板价格的下跌趋势可能会延续到第三季度,这实际上意味着上半年,相关企业的业绩都并不会太过好看,可能要在第三季度有所好转,在第四季度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好的业绩。”刘步尘说。
对此,李东生也表示:“从去年第四季度大家可以看到公布的情况,我相信很多企业在半导体显示这块已经没有赚钱了。所以基本上说明,这个产业坏的情况已经见底了,再坏下去的可能性并不大。第二季度开始,应该不会坏下去,至于会不会回升,我不敢肯定,但是对第三季度产业景气回升还是很有信心的。”
此外,李东生对液晶面板产业的未来仍持续看好,一方面是尺寸增长得很快,这意味着对液晶面板的需求还是在增长的;而另一方面则是从全球市场来看,液晶面板需求增长的空间更大,“印度潜在市场和中国市场应该差不多,但去年印度只卖了1000多万台彩电,平均尺寸还不到32寸,而中国却卖了4000多万台,还要多建七八个工厂才能够满足,所以这个潜力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