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协议规定,高通授予艾维普公司开发、制造和销售在中国使用3GWCDMA及CDMA2000(包括EV-DO)和4GLTE(其中包括“三模”GSM、TD-SCDMA和LTE-TDD)用户单元的付费专利许可。艾维普交付的专利费用按照国家发改委2015年2月的最新条款执行。
细数与高通签约的中国手机企业,恐怕只有格力手机是“没上船先买票”的,即产品还没正式上市就已签订专利授权许可,董小姐(董明珠)果然任性。
众所周知,格力手机第一代并未正式在市场上售卖,据董小姐称,第二代手机将于一两个月内问世,采用的正是旗舰机型常用的高通骁龙820处理器。看来这次董小姐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不知雷布斯(雷军)和小米做何感想?
另一方面,格力电器(股票代码000651)自2月22日开市起持续停牌……
格力披露的停牌原因为重大资产收购,标的对象是珠海银隆新能源公司……是的,董小姐也要造新能源汽车。自去年开始,格力的多元化战略明显提速。虽然手机相比新能源汽车的投入风险要小得多,但在格力的多元化战略版图中,格力手机才是话题之王:
这不仅因为自董小姐和雷布斯10亿赌局之后,舆论话题总将两人“绑”在一起,格力手机PK小米手机话题空间无限;还因为在科技感上,作为通信品类的手机似乎总比作为电器品类的空调、电饭煲们要高上一个“档次”,足以成为董小姐多元化战略中科技创新的颜值担当。实际上,第一代格力手机的开机画面就是董小姐本人,可见手机业务的战略制高点。
由于第一代格力手机并未在市场中流通,以至于当时有不少人开始怀疑董小姐的诚意。毕竟,在竞争白热化的手机市场,仅靠从上游供应商采购配件、代工厂制造产品,不仅综合体验不过关,更不要提科技创新了。
但是今天,所有人都信了:董小姐是真的要做手机,而且要做好手机。
与高通签订专利协议,首先就意味着格力每年缴纳为数不菲的专利费,还没赚钱就先交费,就这一点足以证明董小姐的魄力。
其次,根据国家发改委2015年2月的最新决定,相对新手机企业有一定专利庇护作用的“专利免费反向许可”已经废止,格力手机的起跑环境相比当年的小米手机更为严峻。
董小姐的选择
不过,董小姐选择的路,谁也阻拦不了。
今年两会上,她就再放豪言,格力手机第二代将是“全球最好的手机,会成为世界一流的产品。”而与高通在专利许可上的协议,无疑为第二代格力手机的正式上市打好了头阵。
但专利许可毕竟不是需要噱头的营销事件,这意味着董小姐一开始就为格力手机选择了一条规范但严峻的道路。
众所周知,专利已经成了整个手机行业的游戏规则和国际惯例。当年联想肯出29亿美元巨资从谷歌手中接盘品牌价值已大打折扣的摩托罗拉移动业务,就是看上了它的多项专利技术,以及与谷歌之间的知识产权交叉授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吴汉东就表示,知识产权是国际经贸活动的“标配”,也是中国创新发展的“刚需”。虽然专利承载了法律保护创新的内涵初衷,但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也早已成为与价格战并驾齐驱的商业竞争手段。
董小姐要对手机动真格的,从一开始就必须将格力手机引入规范之路。
董小姐的情结
那么,董小姐这次与高通签署专利协议属于“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吗?
毕竟,作为手机市场的后来者,她肯定看到过不少中国3C产品早年在国外展会上被查抄下架的惨状,亦或是有的手机企业在国际通信展上只敢展出充电器的尴尬,甚至是某些手机品牌在国际化征途中因侵权而巨额赔偿的先例……
但,董小姐是有知识产权情结的。
在今年“两会期间”,知识产权保护就是热议话题。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她就多次在公开场合倡议“加大对偷专利的处罚力度”。如果格力手机不能和高通达成专利协议而率先使用高通相关技术,在她眼里也许与“偷专利”没什么分别。
知识产权,格力有切肤之痛。
董小姐曾回忆,格力的专利几年前被偷,两年官司下来虽然最终胜诉,但对方只赔偿了200万元,罚款数额远不及带来的经济损失。在她眼里:“企业创新的最大障碍是,专利被人偷走还得不到保护。”要知道,去年格力集团投入的研发经费就超过150亿元,一旦专利技术被盗被仿,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正在迅速改善,在手机市场,保护知识产权,维护专利成果,可以有效防止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重演。这次格力手机“没上船先买票”,不是前车之鉴的被动而为,更是向外界示范的主动之举:
董小姐除了自身的研发投入之外,也通过和高通进行专利授权,真心付出以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董小姐的期待
不管你喜不喜欢董小姐,格力的品质才是你是否愿意买单的原因。
格力本身就是众多专利的拥有者。今年年初,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2015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的相关数据。其中,格力成了唯一一家进入了国内企业排行榜前十名的家电企业。
国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排行榜
如今,董小姐更是期望将这种技术和品质上升到中国制造的层面——“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毕竟,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更需要体验好,品质高的产品,中国制造业企业必须要有“工匠精神”。但也只有创新受到保护的环境,企业才有可能静下心来去雕琢打磨精益求精的产品。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当务之急,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另一方面要加强专利布局,加速实现产业转型,将过剩产能转化为优质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