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异的今天,手机摄像头行业中高端技术不断涌现。从高像素到大光圈、OIS、PDAF以及今年备受关注的双摄像头,国内手机品牌在摄像头上的花样可以说层出不穷。华为、小米、中兴等一线终端厂商在2015年发布的手机中,对上述几项热门技术算是青睐有加。
终端厂商对这些新型高端技术趋之若鹜,也使得供应链在这条路上脚步不停。
近期的采访中,三赢兴、格科微、比路、兴邦光电等企业,不论是扩产、加大研发力度或是与资本市场挂钩,在其未来规划中都有一项“发展中高端市场”。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随着一线品牌优势愈加明显,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局势也渐渐明朗。终端品牌是如此,摄像头产业的竞争何尝不是。
两极分化日益加剧的今天,转型不单是企业顺应市场发展而变化,也是其在这片“泥淖”中自保的方式,虽然成功与否还不得而知。
对于国内大部分制造力稍逊的企业,13M及以上的产品难以胜任;而在高端产品逐渐普及的影响下,5M、8M的市场终将被压到所剩无几。
近日,中国移动对旗下82款手机进行质量评测,千元以下手机共28款,其中5M、8M占总量的70%;售价1000-2000元以内的手机13M占总量65%;定价更高的2000-3000及以上的智能手机,16M、20M甚至更高的摄像头也开始出现。
身处行业一线的厂商,虽然凭借较硬的资本实力和制造能力暂时幸免,但在终端与市场需求不断提升的环境下,始终无法有丝毫松懈。
与所以行业一样,手机摄像头市场每逢岁末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回顾2015,想必不少同仁都颇为感慨。年初开始,市场回暖缓慢。虽然半年之际过后,大家从稳步增长的市场份额中感受到一些“暖意”;但变动带来的冲击,也的确让不少游离在产业基层的厂商淘汰。
即便如此,每一次大浪淘沙之后,依旧不断有新的企业涌入市场,开始下一轮竞争。
有人曾抱怨如今的中国市场环境不够健康,却没有想到自己也曾受益于此。压力从来都是双刃剑,给企业造成重负的同时有使其进步。不可否认,产业的急速发展中,激烈的市场环境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