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中国大陆紫光集团在官方资金支持下并购动作不断,7月时释出拟以230亿美元收购美国DRAM大厂美光,但因各方反对而未成功;但至今已购并包括大陆的展讯与锐迪科,以约25亿美元收购惠普旗下的新华三51%股权、以38亿美元取得硬碟大厂威腾15%股权、透过威腾并购SanDisk,总交易价约190亿美元。在对台湾产业方面,10月时挖角南亚科总经理高启全出任全球执行副总裁,参股6亿美元投资封测厂力成,持有25%股份;最近更放话若台湾政府愿意开放陆资投资IC设计产业,愿意让展讯、锐迪科与联发科合并,两岸携手超越美国高通。究竟应如何看待此一事件?面对两岸半导体产业的竞局该如何应对,相信各界都很关心。
观察大陆半导体产业政策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许多台湾经验的痕迹。我国早年透过多项政府推动的大型计画,从无到有创建了半导体产业,逐步孕育出独步全球的半导体价值体系与聚落。目前台湾在晶圆代工、IC封测等领域已跃居全球领先,因此我国的半导体产业推动政策,也成为大陆推动其半导体产业的“样板”。大陆无论在官方或民间,动辄以我国的台积电、联发科、日月光为师,自然也不意外。
不过,放眼全球半导体产业,台湾虽然在领先群中,但无论是半导体制造技术、IC设计能力,仍有如Intel、Qualcomm(高通)等美国企业居首;在车用半导体、感测器、工业用半导体等领域,日系与欧系厂商仍居领先;韩国三星更执记忆体领域之牛耳。因此,从大陆发展政策的角度而言,如仅以超越台湾半导体产业为目标,也无法让大陆跃居全球半导体第一大国。亦即,若大陆业者展讯有朝一日超越了联发科,在国际手机晶片市场中也仍落后于高通。甚至可能因展讯与联发科的激烈竞争,使在前的领导业者高通有机会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
由于两岸在多数半导体领域中尚非单独领先者,从竞局的角度而言,对双方最有利的策略,必然不是彼此对抗的零和游戏,反而是以合作取代竞争,共同超越在前的龙头业者,也就是联合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两岸若能透过透明的协商机制,以开大门、走大路的方式,商讨双方在半导体产业的互补与合作,以台湾的经验协助大陆发展本土半导体产业链,同时将台湾半导体产业既有的元素置入大陆半导体供应链中,使大陆半导体供应链崛起的益处由两岸共享,当可避免囚犯的困境发生在两岸半导体产业的竞局之中。
此一策略思维的调整,已可见于近期两岸半导体产业的微妙互动中。近期积极欲与我国产业发展合作关系者,当属大陆的紫光集团。由于紫光集团被归类为大陆国家队的一员,从其近期的积极作为中应可见大陆战略思考的转变。紫光不但可与联发科化敌为友,共同开发手机晶片市场,挑战高通在全球市场的领导地位,紫光亦可与台湾及美国业者结盟,共同发展本土记忆体供应链。虽然目前紫光集团尚无法直接与美光或东芝合作,但已转向透过美光与东芝的供应链业者或合作厂商,如南亚科、华亚科集团、力成、SanDisk等,间接发展美中台三方的合作关系。
若未来两岸的产业结盟可进一步具体成形,在手机晶片上最受威胁者当属高通等龙头厂商,在记忆体方面两岸则可共同挑战韩国三星。因此,若能以多元的竞合思维取代传统的对抗意识,对两岸产业未来的发展应较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