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栏-手机报

高通入股瓴盛获批,掀起千元机处理器市场腥风血雨

李春丽 2018-05-09 16:28
瓴盛科技 阅读(11480)
导语瓴盛科技工商申请早在去年5月提交了,但一直没获审批,在拖了一年之后突然获批,在时间上恰好是是中美进行贸易谈判的当口。所以市场普遍认为,瓴盛科技最终获批与当下的中美贸易战有关。
   当市场的关注点正从中兴事件转向中美贸易谈判上的时候,中国商务部批准了中美合资公司瓴盛科技(贵州)有限公司(下面简称瓴盛科技)的工商登记申请。瓴盛科技的主要股东包括:北京建广占比34.643%、美国高通24.133%、智路资本占比17.091%、联芯科技以立可芯的股权出资占比24.133%。
  
  瓴盛科技工商申请早在去年5月提交了,但一直没获审批,在拖了一年之后突然获批,在时间上恰好是是中美进行贸易谈判的当口。所以市场普遍认为,瓴盛科技最终获批与当下的中美贸易战有关。至于为什么会在这个当口上批准,市场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中国企图通过“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发展中国芯片技术,但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中国在向美国展示中国市场对于外资的包容性。
  
  但市场上更关注的是瓴盛科技的加入,对中国发展芯片行业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对于这两个观点,市场争论了一年,也没有个定论。
  
  认为利大于弊的,主要理由是: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换技术,实现技术的快速突破,同时,通过多样化投资实现优胜劣汰,刺激本土芯片企业快速成长。由于瓴盛科技是国内资本主导的公司,不存在利润外流的情况。
  
  认为弊大于利的,主要理由是:一方面真正的核心技术不是靠市场和金钱换回来的,必须靠自己研发和发展;另外一方面,高通不可能把收取专利费的权力给到瓴盛科技,如果高通通过瓴盛科技采用低价策略销售其芯片产品,会把竞争对手置于死地。即使瓴盛科技亏损,高通也只亏损了24.133%而已,但它可以通过专利费赚回来。最后中国可能会“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市场又折利润,技术追赶则可能遥遥无期。
  
  瓴盛定位中低端,剑指MTK和展讯
  
  不管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更多的是从两国之间的贸易高度去看的。今天,春丽主要想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去阐述,瓴盛科技的获批会对手机处理器芯片市场带来什么影响?对哪些竞争对手带来的冲击更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毫无疑问,瓴盛科技的加入,会对手机处理器市场的竞争格局产生直接的影响,特别是中低阶市场。因为,由于高通加盟,瓴盛科技技术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瓴盛科技除了从联芯科技获得了包括软件28项、专有技术2项——SOC技术平台和Android SmartPhone技术平台及与之相关的45项专利以外。将从高通获得领先的全模Modem和其它IP技术授权,开展基于Q_modem平台的自研SOC芯片开发。瓴盛科技表示,前期定位在价格100美金左右的中低端手机芯片细分市场,主要面向国内二三线品牌和IDH公司等客户。加上全网通的优势,不得不说,瓴盛科技的竞争实力不容小觑。
  
  市场普遍担忧一个问题:瓴盛科技的加入,将会帮助高通快速打入该细分市场,对MTK和展讯造成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这个观点春丽也是认同的,但市场认为瓴盛科技定位的这个细分市场,是MTK和展讯的主战场,却不太准确,因为高通在该细分市场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从旭日大数据统计的数据来看,千元(人民币)及以下的智能手机处理器是MTK、高通和展讯的天下,其中,MTK份额接近一半,是该细分市场的处理器霸主,展讯占比约15%,而高通的份额超过30%。高通在该细分市场是有很大的客户基础的,有了这个基础,再加上瓴盛科技这个有力的武器,高通要夺取该细分市场龙头地位的野心恐怕不只是一个猜测了。
  
  2017年千元机市场处理器竞争格局
  注:千元机为千元人民币以下的智能手机
  
  在智能手机终端需求日益萎缩的情况下,瓴盛科技只能从竞争对手手上抢夺市场份额,那么它会先抢谁的订单呢?或者说它能抢到谁的订单呢?抢夺策略两个途径:要么从产品入市,靠产品致胜;要么从客户入手,跟客户谈价格、甚至谈深度合作等。第一个途径,依靠产品致胜,但目前MTK也好,展讯也好,其实在千元机市场上的产品性能、功耗等方面并不弱,虽然瓴盛科技有高通技术支持,要通过产品的绝对优势来抢夺客户难度比较大。所以从客户入手将成为瓴盛科技撬开这个市场最关键的策略。那么,瓴盛科技可以从哪些竞争对手上的客户入手?
  
  首先我们来看下展讯在这个细分市场的主要客户。对于展讯而言,它的手机处理器的大客户是三星,占比接近一半,三星手机的生产基地在越南。上面有讲到,瓴盛科技的目标客户是国内客户,春丽对瓴盛科技目标客户是国内二三线客户的理解是:除了国内四大品牌以外的其他国内品牌以及供应链集中在中国的ODM厂商和海外local King品牌。所以,瓴盛科技觊觎的是展讯三星以外的其他客户,而展讯其他客户相对比较分散,撬走其几个客户可能出货量下滑也不会太明显,因而不会伤到它的“筋骨”。
  
  2017年展讯千元机市场客户结构
  
  注:千元机为千元人民币以下的智能手机
  
  相对来说,MTK的客户分散程度就高很多,瓴盛科技对其造成的威胁也就比展讯大。其实MTK的处理器产品,在中低阶市场是很有竞争实力的,良好的优化,稳定的运行,低功耗。但在消费者口碑中,MTK处理器并没能像高通一样站稳高端市场,开始逐渐沦为低端的代名词,在高端市场逐渐丧失了竞争力。
  
  而在千元以下手机的细分市场,MTK的top5客户占比仅四成,客户相对比较分散。它最大的客户是传音,仅占其出货量的12%左右,三星占比也仅有9%。华为手机对于处理器供应商一直是开放的态度,基本会均衡高通和MTK之间的订单,所以不管是高通还是MTK都很难改变其采购策略。所以瓴盛科技很难完全撬走华为这个客户,但同时MTK也很难大幅提升华为的采购量。除了这个以外,MTK的其他客户囊括了大部分的国产二三线品牌,在国内消费者普遍对高通处理器更为认可的情况下,瓴盛科技的加入,它和MTK的“血拼”是不可避免的。
  
  2017年MTK千元机市场客户结构
  
  注:千元机为千元人民币以下的智能手机
  
  而MTK却难以撼动高通的客户,从旭日大数据统计的数据来看,高通在1000元人民币以下的智能手机市场客户主要是小米、LG、三星、vivo和小米。其中,小米占比超过35%,LG和三星占比超过33%,这三者合计占比约68%。从客户层面来看,高通与其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是比较稳定的。小米和高通是深度战略合作关系,今年开始,小米手机全线采用高通处理器,基本已经放弃了MTK;而三星和LG作为韩国的手机品牌,高通并不需要通过进入中国市场来维持它们的订单。
  
  所以,在这个价位的细分市场里,虽然MTK的市场份额要大于高通的,但要想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却不太可能通过蚕食高通的市场份额。
  
  2017年高通千元机市场客户结构
  
  注:千元机为千元人民币以下的智能手机
  
  综上所述,瓴盛科技获批之后要撬动市场的话,MTK由于客户分散,并且以国内客户为主,最容易成为瓴盛打击的对象,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对于展讯来说,其在该细分市场的占比不算大,主力大客户是非国内客户,在瓴盛科技的第一波攻击中,估计受到的冲击要小于MTK。但从长远来看,展讯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局面刚打开,瓴盛科技的加入,会阻碍其在该细分市场的扩张。而且,展讯也很容易遭到高通和MTK的合力围剿,更难抽身加紧研发新产品,重而重蹈MTK在中高端市场节节败退的覆辙。高通将通过瓴盛科技搅局,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旭日大数据/李春丽

分享到
下一篇:义隆Q1净利年增88%,正式切入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