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作、产业整合浪潮正在席卷手机制造业,继上海凡卓、闻泰、海派等手机主板、整机ODM厂商陆续上市后,深圳兴飞也开启了曲线上市之路。
8月15日,房地产上市公司实达集团(600734.SH)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公告,拟收购深圳兴飞100%股权,交易作价15亿元,其中现金支付8.12亿元,其余对价由实达集团发行股份支付。
与此同时,实达集团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12亿元配套资金,用于支付现金对价以及拟购买资产的通讯终端生产线扩充项目、SMT贴片线体扩产项目、通讯终端生产线升级自动化项目、聚合物锂离子电芯投资项目、华东研发基地项目。
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仍为昂展置业,实际控制人仍为景百孚先生,不构成借壳上市。深圳兴飞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深圳长飞获得7.02亿元现金,全身而退;核心管理层将继续对赌协议,完成业绩承诺。
从本次交易预案来看,深圳兴飞上市后主要的任务目标主要是增加自主生产能力,减少外协生产风险,整体产能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扩增。
外协生产比重达50%
深圳兴飞主要从事功能机、智能机ODM业务以及电池、充电器等电源类产品。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44.6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6.76%,实现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32.28%。
2014年手机销量达2160.17万部,同比增长20.38%。具体来看,智能机销量862.24万部,实现营业收入24.35亿元;功能机销量为1297.93万部,实现营业收入10.31亿元。手机业务收入合计为37.35亿元,占总收入比例达83.59%。
不过,深圳兴飞的现有产能不足,仅拥有4条SMT生产线,12条整机组装线,对应的整机综合月产能约为88.4万件,折合年产能1060万件,约有50%的产品是通过外协工厂生产。
兴飞表示,外协生产有两大弊端,一是旺季时同行争抢外协加工资源,导致外协工厂对兴飞订单的关注分散,存在产品质量及交付得不到充分保障的风险;二是外协生产普遍效率较低、人员培训以及认证成本较高,与自有产能相比,外协生产成本较高。
因此,重组一旦成功,深圳兴飞首要目标是加强自主生产能力,减少外协比例。
首先,拟使用募集资金2927万元用于通讯终端整机生产线扩充,主要着眼于替代外协产能,预计每年可新增自产整机约1000万台,较外协生产节约成本约404万元,增加净利润约344万元。
其次,拟使用募集资金8530万元用于SMT贴片线体扩产项目,具体为新增7条西门子全自动高速贴片线,为深圳兴飞的整机生产提供配套。预计每年可新增自产主板约1800万件,
较外协生产节约成本约1200万元,增加净利润约1000万元。
第三,拟使用募集资金4115万元用于通讯终端生产线升级自动化项目,如针对SMT线体优化设备主板印刷质量检验管理,增加SPI等自动化设备,提升产品质量控制能力,针对整机主要从人员较多工站进行优化,增加自动点胶机设备,全自动打螺丝机、全自动包装过塑机等。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项目主要目的均在于提高深圳兴飞自主生产能力,优化生产线有望带来生产效率提升、扩大产能,但整体年生产规模预计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智能机单价下滑快
深圳兴飞做出的业绩承诺为,2015年~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560万元、13600万元、15840万元和18370万元。不难发现,2015年深圳兴飞的净利润承诺为1.16亿元,略少于2014年1.27亿元。
对于这一点,业内人士称,这或许与大客户中兴通讯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该人士称,随着中兴通讯在杭州、西安等地的工厂生产能力提升,近两年开始逐步减少ODM外包生产比例。
作为深圳兴飞的第一大客户,中兴通讯贡献的收入比例高达50%水平,它的举动无疑会影响兴飞的业务量。从重组预案来看,今年1至4月,中兴通讯贡献的销售收入为4.48亿元,占比从2014年的48.52%下降至39.92%,可以说是比波动比较大的。
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为了平衡中兴通讯订单增减对公司的影响,兴飞也在积极拓展其他新的客户,如日本厂商Freetel等。
除了客户因素挑战之外,深圳兴飞还必须面对另一个挑战:智能机均价快速下探。
2014年,深圳兴飞智能机平均单价为318元,而到2015年1~4月,平均单价下落至265元,一部智能手机的变化高达50元。这也意味着,要实现同样的收入规模,深圳兴飞必须卖出更多的手机。
有意思的是,深圳兴飞功能机的价格却在上扬,从2014年平均单价84元涨至今年前4个月的106元。
深圳兴飞今年1~4月实现营业收入11.21亿元,占2014年总收入比例为25%,换句话说,2015年前4个月,深圳兴飞用了全年1/3的时间实现了1/4的收入,若要完成与2014
年相当的收入规模,接下来的压力可谓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