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手机报

蔡明介、郭台铭如何服侍小米们

技术在线 2014-12-03 13:52
蔡明介 郭台铭 小米 阅读(1943)
导语当小米靠着“低价、高规”在2014年第三季市占率打败三星、在中国大陆称王后,就连这样的巨人,也开始担心中国大陆手机品牌崛起后,将造成智能型手机市场的价格与利润下滑,村田制造所内部已打算,最坏的状况,是未来可能弃守智能型手机市场。

场景拉到日本,向苹果与三星供应零组件的村田制造所,几乎每部高阶智能型手机都搭载了7百个他们生产的电容零组件。

但,当小米靠着“低价、高规”在2014年第三季市占率打败三星、在中国大陆称王后,就连这样的巨人,也开始担心中国大陆手机品牌崛起后,将造成智能型手机市场的价格与利润下滑,村田制造所内部已打算,最坏的状况,是未来可能弃守智能型手机市场。

同样地,日立旗下的零组件厂麦克赛尔(Maxell),2014年不只裁员,更把预期获利调低了40%,全是因为大客户三星受到中国大陆手机冲击、出货量一再下滑。该公司社长千岁喜弘接受日本媒体访问时直言:“智能型手机已经变成了‘只追求低成本,不关注技术差异’的市场。”

当日、韩受到影响,考虑“不玩了”的同时,却也有人急着拉拢中国大陆手机业者,要跟他们“当朋友”。

小米这个新崛起的手机势力,是靠鸿海集团旗下手机代工厂富士康组装,但事实上,在一开始时,富士康曾因小米太小,双方的合作差点失之交臂。

日经中文网曾披露,鸿海董事长郭台铭2013年3月在北京见到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时,就追着雷军问:“告诉我,到底是谁?”要雷军透露,当初到底是哪个鸿海高阶主管斗胆拒绝小米,使双方没能更早开启合作。

日本零组件厂和郭台铭,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正透露出中国大陆手机崛起后的新局面。

想跟这群人打交道,先练接单三招产品,从“单点”变“套餐”

过去,台湾厂商和苹果、索尼等一线大厂合作时,只要扮演好小螺丝钉的角色,乖乖按照品牌厂的设计供货。但面对研发能量相对低的中国大陆客户,你得想得比他们还周到,他们要的不是质量第一,而是“超值第一”。

这个法则的最佳实践者,就是联发科。当竞争对手只单卖芯片时,联发科端出的是芯片、加上一整套的公板模式的套餐,让中国大陆手机业者再也离不开联发科。

供货,从“批发”变“零售”

过去,欧美大厂的正规军打法,是将相关产品线蓝图规划两至三年,台湾零组件厂接一张苹果的订单,一次就能吃一年。但接中国大陆手机订单,可能要做10笔生意才能抵上苹果一张订单。

这将考验台湾科技业的生产管理能力,要从过去的“大批发”模式,变成“零售业”概念。

“而且很可能A客户早上下了一笔订单,但下午B客户又突然有急单进来。要可以突然撤产线、再换产品继续生产,这是目前大陆做不到的事。”拓墣产业研究所长杨胜帆举例。

出货,从“期中考”变“月考”

欧美大厂的正规军做法,是在每年固定周期推出新款手机,台湾业者面对的出货考验就像是“期中考”,但中国大陆手机业者的游击战式打法,量不大,却经常推陈出新抢市,就得有随时面临“月考”的准备,才能适应其营运模式。

要跟上中国大陆品牌的节奏,他们对零组件的要求,不是完全创新,而是“微创新”,杨胜帆形容,零组件从“1.0”版提升到“1.1”版、“1.2”版时便能出货,在技术上永远创新领先,才能让客户非你不可。

分享到
下一篇:盘点2014:手机行业9大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