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6年后,智能机市场的竞争是愈发激烈。但是在激烈的竞争背后,却出现了和消费者预期不一致的现像,譬如手机摄像头的发展方向。按照一贯的套路,手机摄像头的像素数应该是疯狂增长才对。然而,现实却与预期截然不符。如今,各家的旗舰产品并没有在上一代产品的基础上再次提高像素数,反而都在主动地降低摄像头的像素。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仅仅为了使手机的镜头不再突出吗?
按照很多消费者的想法,大抵手机像素数越高,手机的拍摄效果也就越好。然而这样的想法是正确的吗?
答案自然是否。要知道,手机像素数的多少同智能手机的拍照效果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关系。事实上,智能机拍照效果的优劣,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算法,缺一不可。因此,拍照这事就变得很有趣,低像素的摄像头并不代表拍照体验很差。反而,某些方面的表现可能比高像素摄像头还要好。
例如,三星的GalaxyS7的摄像头,相较于GalaxyS6的摄像头在像素上降低了400万像素。然而,GalaxyS7在弱光环境的拍照表现却提高了不少。因为在CMOS尺寸固定的情况下,降低像素,可以提高单像素的尺寸,单位像素的进光量也明显增强,从而提高了弱光环境的成像质量。
由此可见,摄像头像素数的降低,可以有效地提高相机传感器的光灵敏度,从而在低光摄影以及整体颜色精度方面有了更好的保证。事实上,HTC早前就曾经采用过类似的方法来保证弱光下的成像质量,就是HTCOneM7的400万像素UltraPixel摄像头。只不过400万像素实在有点低,因此并没有被消费者接受。
HTCOneM7
此外,低像素传感器在后期调教上更为稳定,调教效果可能会更好。要知道,早年苹果始终坚持着800万像素摄像头并碾压当时市面上的所有对手。其原因绝对不是因为iPhone摄像头硬件强大,最终还是要归结于软件算法的优势。
当然,采用低像素传感器并不是完美无缺。尽管低像素传感器带来了更好的弱光环境下的成像质量(画面更纯净、明亮、饱和度更高)。但同样的,低像素传感器也影响了手机正常光线的解析能力。不过从其他角度思考,低像素的解析能力配合优秀的算法,最终的成像效果未必会逊于高像素传感器。尽管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现实生活中应该少有用户会每次在看照片时都选择放大查看。
因此,牺牲些解析力换来更好的弱光体验,貌似是更为明智的选择。当然,一千个读者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孰优孰劣,只能交给消费者自己去判断。
总的来说,摄像头的高像素并不代表着拍摄效果的强大,追求拍照体验也绝不是追求高像素摄像头。毕竟影响手机拍摄成像好坏的还有ISP图像处理模块、传感器尺寸和光圈大小等因素。一张好照片的拍摄,即靠硬件的支持,也要看用户的拍摄技巧。智能手机作为拍照设备,可能更多的只是用来记录我们生活中的精彩瞬间。
因此,智能手机的体验应该是在任何场景下都能够清晰地进行拍摄。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手机时候,不应只将目光放在像素数上面,而是更多地考虑手机的综合拍照能力。只有如此,消费者才能选购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