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手机报

全球CMOS局变,华为、思特威、莎益博携300+产业链精英共启千亿“芯”征程

2025-04-25 10:30
阅读(503)
导语4月23日,由潮电智库主办的“2025年全球CMOS传感器应用&影像技术峰会”在深圳南山成功举行,来自终端品牌、芯片原厂、上游材料、专业检测、整体视觉方案、光学镜头、摄像头模组、自动化设备、ODM等领域的300多家产业链精英企业参会,共同掀开了新形势下CMOS行业长远发展的新篇章。
 4月23日,由潮电智库主办的“2025年全球CMOS传感器应用&影像技术峰会”在深圳南山成功举行,来自终端品牌、芯片原厂、上游材料、专业检测、整体视觉方案、光学镜头、摄像头模组、自动化设备、ODM等领域的300多家产业链精英企业参会,共同掀开了新形势下CMOS行业长远发展的新篇章。

 











 

本次峰会得到了思特威、莎益博、海斯福、光焱科技、成都微光、超像素、激埃特激光、晶合集成、锐思智芯、优尼科、威视佰科、光达创新、丘钛、AAC、欧菲光、联创、大疆、华为、OPPO、海康威视、传音、光达创新、上海集成电路等合作伙伴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也正是这些优秀企业不断砥砺向前,让中国CMOS创新实力逐步迈向世界一流。

 

根据潮电智库估算统计,目前应用于智能手机、汽车电子、智慧安防以及IoT领域的各类CMOS芯片已经逼近百亿颗,全球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堪称真正意义上的“黄金赛道”。

 

与会企业一致认为,从海外企业安森美裁员,海力士退出,再到索尼、三星减少CMOS投入,叠加全球关税战不确定的时局因素,国产CMOS替代已是不可阻挡之势,也是整个产业链路的创新崛起的绝佳契机。

 



 

作为本次峰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了畅通产业链,同期举办的专场智能影像资源对接会吸引了华为、荣耀、PICO等品牌大厂,以及BOE、高瞻创新等60家供应链龙头参与,其中不少在现场就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思特威 石文杰: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驱动成像技术革新

 

思特威专业从事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研发、设计和销售,产品已覆盖了安防监控、机器视觉、智能车载电子、智能手机等多场景应用领域的全性能需求。

 

 

据石文杰介绍,目前思特威拥有SFCPixel®专利技术、PixGain™双像素转换增益技术以及Lightbox IR®技术等。

 

SFCPixel®专利技术基于SFC架构的2x2共享像素结构,通过将SF放置到PD中央,可获得更高电压,实现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好的夜视成像效果。

 

 

PixGain™双像素转换增益技术同时具有高与低两种转换增益,可以有效实现夜晚低照度下的出色夜视成像以及白天强光照下的细腻明暗细节兼顾的效果,让影像实现日夜都高清。对于安防行业用户非常友好。

 

Lightbox IR®技术可以实现850nm和940nm近红外波段下量子效率提升,具有感度更高、噪声更低、细节更明晰的产品优势。

 

2024年度,思特威取得了营收59.68亿元,同比增长108.87%;净利润3.93亿元,同比激增2662.76%的亮眼成绩。

 

莎益博 张涛:CMOS传感器相机设计Ansys Optics全链路仿真验证方案

 

CYBERNET集团是日本先进的CAE技术服务公司,在中国成立了莎益博工程系统开发有限公司,为本地客户和跨国公司提供CAE技术服务,包括过程集成和多学科优化设计、光学设计和检测、科学计算和系统级建模、Ansys工业仿真工具,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以及相关行业专业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与培训。

 

 

张涛指出,CMOS传感器相机设计全流程包括镜头、传感器和图像引擎等几大环节,其中镜头系统设计、优化、公差分析、光机热模流耦合分析,CMOS图像传感器光空间分布和传输、量子效率、光学串扰等光电仿真分析工作,杂散光分析、三维场景系统可视化、后处理相机成像等流程非常关键,直接影响着最终成像质量。

 

 

他进一步透露,莎益博深耕流体、结构、电磁、系统、多物理光学及虚拟现实工程领域,累计为国内超百家科研单位提供了专业技术解决方案,涵括汽车、电子、自动驾驶、5G通讯、PCB产业以及新型显示器、照明、精密光学与光通讯等行业。

 

光焱科技 廖清霖:CIS从晶圆到芯片再到模组的CRA检测方式

 

光焱科技成立于2009年,拥有16年光学与光电子检测经验,长年耕耘PIC光电子芯片性能检测领域,是全球少数可供应商用级检测解决方案,专业PIC芯片检测设备及现有EIC芯片检测设备升级服务的企业之一。

 

 

针对CMOS行业检测痛点,廖清霖在现场重点推介了CP/FT高阶测试光源、SG-O晶圆级CIS测试解决方案、SG-A商用级CIS性能FT测试仪完整解决方案。

 

 

其中CP/FT可用于CIS全产业链上中下游,具有可升级现有检测线设备、可建立参照基准可兼顾资产成本、产线效率、检测品质等应用优势;SG-O可以适用于晶圆厂、代工厂和封装厂等;SG-A光源准直度10mm*10mm范围发散度半角<0.5%,其白光强变化动态范围可达8个量级≧160 db,属于行业领先。

 

超像素 李俊:PixSmart全栈智能影像引擎

 

超像素公司(PixSmart)以深圳为研发中心,在北京、台北等地设有办公室,专注于细分领域,积累了大量视觉人工智能领域算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手机、教育、泛娱乐、IOT等领域,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上亿客户。

 

 

由于二三线品牌/方案商及一些初创影像公司较难具备完整且专业的相机团队,为了帮助这些客户群体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并提升相机整体体验,超像素在业界率先推出了“自研APP+自研算法+底层修改+效果调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受到行业客户高度好评。

 

 

李俊介绍说,目前公司不仅已与传音、摩托罗拉、HTC、诺基亚等全球知名手机品牌,以及国内外电信运营商取得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在平板、AI+AR眼镜、执法记录仪、运动相机、无人机等多领域也拥有了优质的终端案例资源。

 

光达创新 杨喜业:1400 nm近红外CMOS图像传感器

 

虽然目前短波红外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工业检测、医疗、科学装备等领域,但未来智能消费电子有着更强烈需求。随着低成本短波红外技术成熟,车载、消费电子品需求将快速起量,全球市场规模在2028年会接近30亿美元。

 

 

光达创新是全球首家专注于可见-短波红外超宽光谱有机图像传感器并成功实现大规模量产的企业,目前已成功开发出新一代Vis-SWIR图像传感器,包括多规格面阵、线扫以及相机产品,广泛赋能机器视觉、3D传感等多场景应用,开辟了CMOS图像传感器的新品类。

 

 

杨喜业认为,相比传统硅基CIS,Lumidar_SW系列产品具有材料多样化、光谱可调,溶液印刷宏量制备,低暗电流密度、高灵敏度,适配超高分辨大面阵工艺,而且成本较低的优势,未来在机器视觉、3D传感、激光检测、OCT成像/医美、晶圆检测、安防监控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成都微光集电 宋博:端侧AI融合CIS在AOV中的应用

 

成都微光集电拥有芯片产品全流程研发团队,主要建有安防消费、车载前装、工业视觉、医疗内窥等多条CIS产品线,应用领域包括智慧安防、自动驾驶、机器视觉、消费电子、医疗内窥、智慧交通、AIoT、AR/VR、装备制造、天文观测等。

 

 

宋博表示,相比传统方案,微光集电AOV解决方案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比如以CIS为主动器件,SoC仅接收和处理数据,这样SoC的工作模块更少,功耗更低。

 

 

截至目前,微光AOV芯片家族已经从MIS20S1、MIS40H1/2迭代到搭载AI功能、1/2.8英寸的MIS80W1,其分辨率为3840*2160,网络算力达到200GOPS,支持移动检测唤醒、人形/车形/自定义分类智能检测,而且未来会向更高规格的MIS80H1、MIS80W2和MIS16W1持续升级。

 

优尼科 马小航:MEMS可调谐F-P腔滤光芯片及其光谱成像模组与应用

 

公司核心团队包括世界顶级光学技术专家,目前已经成功开发出基于MEMS光谱滤光芯片、光谱相机模组和光谱相机,实了现高性能、微型化、低功耗和低成本高光谱相机并产业化,应用场景覆盖消费电子、智慧家电、食品检测、农业监测、安防监控、自动驾驶等领域。

 

 

马小航表示,公司小型化、低成本、低功耗的MEM光谱成像芯片,通过玻璃基晶圆微米级加工,实现了纳米尺寸光谱滤波分解成像。具体来说,产品通过调制电压,从而控制镜面之间的空气层间隙,分离得到特定波长光谱,而且通过多次曝光,每一帧捕捉一个特定波长光谱,形成多光谱数据集。

 

 

同时他也理性的指出,虽然光谱摄像头市场前景一片光明,但也面临着‌光谱应用场景生态尚未建立、数据处理能力要求较高、‌国产MEMS产业链配套能力,以及产品本身抗干扰能力有待‌提升等挑战,需要产业进一步创新突破,未来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锐思智芯 况山:融合视觉传感技术及应用

 

锐思智芯独创融合视觉传感(HVS)技术,突破性推出ALPIX®系列融合视觉传感芯片,为手机/消费电子、机器人/汽车、安防/端侧AI设备提供高能效多模态的融合视觉方案,持续赋能视觉人工智能生态。

 

 

2019年,AlpsenTek推出了革命性的Hybrid Vision®传感技术,将事件传感器与传统图像传感器融合在单个传感器中,实现了“一颗芯片,双模态感知”,利用晶圆堆叠技术,不仅能媲美传统CIS传感器具备的图像质量,同时还增加了用于生成事件数据的像素内处理链路。

 

 

截至目前,锐思智芯已有5款芯片布局,部分实现了量产应用。此外,公司还推出了HVS 融合视觉专用评估套件APX EVK Gen2,并可提供公版/定制化模组、SDK与解决方案,帮助加速新品上市,向图像感知、端侧智能增强、AI运动感知三大方向持续挺进。

 

威视佰科 李景娴:基于微型光谱仪技术方案的感知应用

 

公司成立于2018年,由耶鲁光学博士和卡耐基梅隆AI算法专家领衔,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型发光材料,从底层设计架构上去除了微光路的障碍,多光谱设备兼具微型化、高性能、低成本的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光谱技术已经普遍运用于各种产业的品质工艺数字化智能化,但在中国仅有极少数企业进行了部分光谱技改升级,光谱传感设备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其国产化、微型化、低成本、高性能、智能化需求高涨。

 

威视佰科通过设计一系列新型高发光效率分子材料,运用OLED二次激发染料封装,实现了从紫外到红外的全波段光源紧致封装,从光源分光的角度制备低成本全通道光谱视觉传感器,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农业检测、环境监测、石油化工、生物医药、个人消费、具身智能等六大场景。 

 

 

李景娴表示,通过这些技术主导创新,威视佰科的产品体积可达到别的产品的1%,非常便携,而且成本只有同类产品的5%。

 

据她介绍,公司目前已经与TCL、三星、阿里云、正大集团、松下电器、晨光生物等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诚如本次峰会主题“智能影像 大有可为”,以CMOS为核心的智能影像产业从此出发,2025年开启了又一个新征程。

分享到
下一篇:安森美连续裁员订单被截,豪威、思特威1月出货同比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