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指纹芯片技术的完善,带动整个指纹识别市场的增量需求,指纹识别已成智能手机的标配。在整个手机产业链的技术和产能支持下,指纹识别的安全便捷特性,加速了移动支付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指纹识别芯片也成为IC设计厂商的兵家阵地。
今年下半年,指纹芯片市场两家独大的格局已被悄然打破。此前,瑞典的FPC作为最早一批进入指纹识别芯片市场的厂商,一度垄断了国产指纹识别芯片市场。而后,识别芯片市场的需求量出现爆发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内供应指纹芯片厂商展开市场角逐,不断缩小与FPC的差距,凭借产能和成本优势逐渐突显竞争实力。
2016年全球应用于智能手机的指纹识别芯片的封测+模组加工费的市场规模为14.65亿美元,约为89亿人民币。如此规模的市场需求,吸引了众多的IC设计公司竞相入局指纹识别芯片市场。
这其中,触控IC厂商义隆电子力推指纹识别产品,凭借其新品义隆Smart-IDTM 卡位指纹芯片市场,将以每月10KK的产能“搅局”指纹芯片市场。
被动式低档项目取胜于产能和成本
作为亚太地区著名的芯片设计公司义隆电子,凭借20多年的经验积累,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单片机以及触控芯片方面都有庞大的出货量,每月单片机出货量为一亿颗,触控芯片已达10KK。
“义隆在coating哑光和高亮项目上采用被动式,具备成本优势。”义隆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对手机报在线记者表示。
据悉,义隆被动式指纹芯片相比主动式的优势在于,在哑光低档项目上,主动式指纹芯片需要增加一个IC实现升压,因而增加了成本。而义隆采用8寸0.35μm生产单片机的制程来生产指纹芯片,耗电低的同时获得产能和成本优势。
目前,义隆的指纹芯片主打单芯片被动式方案,相比FPC的外加升压芯片,义隆的单一芯片可提供高穿透力,达138μm,可以应用在哑光及高亮coating方案上。
不仅如此,基于8寸晶圆产能吃紧,指纹sensor的面积被限制,最小的面积大概是4mm*4mm,8"0.18μm虽比8"0.35μm的制程能力更高,但为维持相同508DPI分辨率同一8吋晶圆中产生的sensor面积一样大,IC个数也接近,因8"0.35μm的成本是400多美金,8"0.18μm的成本是600多美金,在指纹sensor面积被限制的情况下,采用8"0.35μm制程的成本优势更佳,且避开8寸晶圆厂主要产品LCD驱动IC、功率IC及MCU单芯片为主的0.18μm制程。
据悉,义隆在高档项目领域采用的陶瓷盖板方案,在抗干扰能力和电容意志上比较强。被动式方案增加IC后,应用在陶瓷盖板领域,其介电性能、抗干扰能力都比其他主动式电容更强,也受到了OPPO和vivo的青睐。
此外还了解到,义隆的手机指纹识别芯片和模组已经在2016年第1季量产出货,并陆续推广至韩国、大陆、台湾以及印度等手机品牌客户。
借力PB算法打造专利攻坚战
在算法方面,义隆与瑞典厂商Precise Biometrics合作,其指纹芯片算法都支持正面和背面方案。
据悉,义隆已经在被动式指纹芯片方案申请了专利,而采用PB的指纹算法也是基于专利问题的考量。目前,整个手机产业链厂商之间的激烈竞争,除了软硬件的差异化需求,还深陷各种专利站。特别是国内手机指纹识别芯片厂商起步较晚,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需要规避很多专利问题,使得国内指纹识别芯片厂商如履薄冰。
然而,终端厂商和义隆的合作,不用担心专利问题。由于PB拥有多年的行业积累,而国内的一些指纹芯片厂商拥有的自家算法,在申请专利的时候很多会遇到专利重合的问题。而义隆与PB的深度合作,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同行的专利纠纷。例如,义隆电子曾经在2006以多指触控专利控告新思公司侵权,2008年10月,双方签订交互授权协议,义隆电子以一项专利获得五项专利,并由新思支付一千五百万美元专利授权费,接着2009年以相同专利控告苹果公司侵权,最后苹果公司于2012年支付义隆电子500万美元达成和解。
据笔者了解,义隆是第一家通过微软认证的指纹芯片厂商,主要是针对假指纹的认证。针对假指纹,需要有辨别能力,假指纹的认证指标。不得不说,义隆也是受益于NB和笔电领域与微软的合作比较紧密。
值得一提的是,义隆表示,目前在指纹识别芯片的应用已经开发了多个产业,除了智能手机和平板已经实现量产,明年将在NB上应用指纹,主要以海外客户为主,产能可达200-300万,从而加速指纹卡和加密卡的替换速度。
而在门禁领域,义隆也有自己的指纹产品线。义隆主要负责提供芯片,算法由平台自行配置,以提高产品的匹配度和缩短认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