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手机报

集成电路人才荒严重,高校扩招难解一时之渴

小北 2018-06-29 10:14
集成电路产业 西电微电子学院 阅读(9760)
导语据悉,集成电路人才缺口最大的省份之一就是江苏。集成电路人才最大的来源是高校,江苏作为我国集成电路人才输出大省,却发生了“人荒”现象。
   集微网消息(文/小北),在我国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同时,人才缺乏的问题也日益严峻。按照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达到一万亿元产值来算,至少需要70万名相关人才,但现在却不到30万人,缺口超过40万人。
  
  产业规模越大,人才越缺乏
  
  据悉,集成电路人才缺口最大的省份之一就是江苏。集成电路人才最大的来源是高校,江苏作为我国集成电路人才输出大省,却发生了“人荒”现象。
  
  江苏到底有多缺“人”?
  
  若按江苏集成电路产值同比例计算,预计到2020年,全省集成电路人才缺口将超过10万人。2017年江苏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过1300亿元,同比增长20.5%,占全国1/4,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江苏集成电路人才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扩建或者新建集成电路项目加剧人才需求。举例而言,无锡“上海华虹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项目”未来需要的工程师就高达5000名。
  
  在高校输出人才仅服务于本地的理想状态下,江苏高校的集成电路人才输出量已经难以满足人才的需求量。
  
  从研究生培养角度来看,培养集成电路人才的专业主要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与集成电路工程(专硕)。按照研招网上的信息,全国有67所高校及研究所招收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方向)研究生,江苏省仅次于陕西省(9所),拥有8所高校及研究所进行相关人才得培养,比北京还要多2所学校。与此同时,全国有13所高校及研究所招收集成电路工程研究生,南京邮电就进行该专业专硕的培养。
 
集成电路人荒严重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招生院校情况
 
集成电路人荒严重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招生院校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该统计数据相对滞后,没有将南邮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统计在内。集微网记者了解到,2019年南邮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研究生计划招生283人,有机电子学计划招生167人。相比2018年微电子、集成电路专业录取情况,扩招动作明显。
  
  南京邮电大学于2017年9月成立了微电子学院,但谈及其集成电路人才的培养却要追溯到上世纪,南邮早在1971年创建了半导体器件专业。南邮招生办老师向集微网记者透露,在本科阶段,微电子专业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完成基础课部分后,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发展选择微电子或者其他专业。今年,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招生总数会略有增加。
  
  东南大学在江苏省集成电路的人才培养上最早且最具权威,其微电子学院(原集成电路学院)成立于2003年,2015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9所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之一,曾承担建设江苏唯一的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
  
  与此同时,东南大学不断扩大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规模,2008年开始在苏州研究院招收微电子方向的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9年开始在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地点设在无锡分校;今年3月,无锡市人民政府与东南大学签订市校合作共建无锡分校框架议,其中一项建设重点就是将东南大学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主体在无锡建设并挂牌,每年招收电子信息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国际留学生,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人左右。
  
  透过江苏集成电路人才的情况,可以看出,通过扩招等措施,高校人才输出量仍难以与需求匹配,产业规模越大,人才越缺乏,高校扩招难解一时之“渴”,但能为未来积累下更多集成电路人才。
  
  企业扮演人才培养重要角色,被人员流动问题所困扰
  
  一名东南大学微电子学院老师曾向集微网记者介绍到,无锡是曾经的国家微电子产业“南方基地”,号称中国微电子的“黄埔军校”,有着很好的产业基础以及初级技术人才基础。在自动化水平非常有限的年代,集成电路产业是很需要基础操作人员的,比如产线上的工人。很多无锡本地人是伴随着集成电路产业一起成长的,具备良好的产线操作及生产能力,形象一点的比喻就是,很多当地人都有能力去做集成电路生产线的“包工头”,具备带动与教学的作用。如今集成电路产线的自动化水平高了,操作类工作需要的人员少了,但无锡积累的人才基础是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伴随着二线城市的产业升级,最基础的产线人员会逐渐从其他行业转移过来,但需要一个培养与成长的过程。对于产线技术人员以及基础型人才的培养,产业比学校更具有优势。我们希望培养的是中高层集成电路人才,我们的教学结合无锡的产业环境,才能让学生能更深刻的去理解这个产业。
  
  由此可见,在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不过,一位IC设计初创公司创始人向集微网记者透露,尽管企业在人才的培养上付出很多,但是人员的流动却越来越频繁,这为公司带来运营成本增加等问题。集成电路人才“缺口”越大,给予人才流动的机会越多,企业却很“受伤”。
  
  IC咖啡内部人士持有相同看法,她表示:集成电路行业存在一个普遍现象,企业为普通院校毕业生开出的工资是一个较平均的水平,因为普通院校微电子相关专业毕业生对产业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刻,需要经历两到三年的企业培养,才能成为产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而这个时候,他们却极可能选择跳槽,因为他们已具备了薪资谈判的资格。
  
  此外,一位成都师范大学老师表示,尽管微电子方向的职业发展不错,但相比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行业,其给基础型人才开具的薪资并不具有太大吸引力,因此普通院校的毕业生更愿意进入相对高薪的行业。与此同时,少数有经验的微电子人也在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外流”。
  
  二线城市抢人,人才分配不确定性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二线城市“抢人”成为集成电路人才的流动的推动因素之一。
  
  一位毕业于西电微电子学院的校友表示:曾经,产业格局让就业选择局限于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如今,二线城市的集成电路产业逐渐成熟,微电子人的就业城市有了更多的选择。我们这一届毕业生选择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大概为1:1。但这并不代表没有流动性,为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与薪资待遇,二线城市的就业者会选择一线城市,为了购房安家也会从一线城市流向二线城市,甚至在二线城市之间变换。此外,该受访人强调,二线城市开具的工资也逐渐提高,一线城市在就业与成长机会上更具优势,二线城市在安家、孩子上学等方面更具优势。
  
  天津、西安、重庆、成都、武汉、南京、厦门等二线城市的抢人大战,让集成电路人才分配不确定性增加。
  
  据悉,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6个城市出台各类人才政策,新一轮人才政策范围更广、力度更大,除了针对骨干、领军层次人才的吸引,还希望更多基础型人才落户。本轮人才新政主要聚焦于降低户口门槛、提供租/买房补贴以及优化子女入学政策几方面。落户方面,南京提出就业创业即可落户、西安对重点高校生源给予租房过渡期、成都推行“先落户后就业”、青岛/天津提出租房即可落户;租/买房方面,南京提出在此工作且符合一定条件的毕业生,每人每月可申领600元至1000元不等的租房补贴;子女教育方面,无锡提出根据“太湖人才”子女入学需求,由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公办优质教育资源。
  
  人才政策带来的人才聚集效果显着。以武汉为例,在实施“五年留住百万大学生”战略后,2017年大学毕业生留在武汉就业创业的达30.1万人,是2016年的2倍;新落户14.2万人,是2016年的6倍多,仅这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近些年来,中国大陆晶圆建厂迎来高峰期,在2017-2020年拟新建晶圆厂占全球的42%。根据国际半导体协会(SEMI)报告显示,2016年至2017年间,综合8英寸、12英寸厂来看,全球新建的17座12英寸晶圆厂中有10座位于中国大陆。SEMI预估2017年到2020 年的四年间,中国大陆将有共 26 座新晶圆厂投产,成为全球新建晶圆厂最积极的地区,成为全球新建投资最大的地区,这为集成电路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西电微电子学院的在读研究生表示,武汉新芯、中芯国际等本土企业都会来此进行大范围校招,很多同学有意愿回到户籍地就业,或选择这些二线城市的就业岗位。(校对/范蓉)
分享到
下一篇:金立印度业务20多亿卢比卖给Karbo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