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手机报

专访郭台铭:当年为何选深圳

吴德群 2018-06-04 09:31
富士康科技 郭台铭 阅读(17038)
导语“作为一家国际性公司,富士康跟深圳走了30年,未来也会继续走下去。”他特别透露,6月6日是富士康来深投资30周年纪念日,届时会在深圳举行大型回忆展、科技展、影片和产品展,对过去进行总结.
专访郭台铭:当年为何选深圳
   郭台铭接受专访。
  
  “‘珠江三角洲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资讯与电子产品生产基地’,这是鸿海精密工业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先生充满信心的预测。”这是1994年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一份材料的一段文字。
  
  如今,这一预测早已变成现实。
  
  “深圳不仅将成为中国‘硅谷’,还有望成为世界‘硅谷’。”时过24年,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始人兼总裁郭台铭近日在深圳龙华富士康总部接受记者专访时特意拿出了这份材料的复印件,并大胆地做出新的预测。他表示,已经扎根深圳30周年的富士康之所以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深圳创新包容的良好营商环境。
  
  “作为一家国际性公司,富士康跟深圳走了30年,未来也会继续走下去。”他特别透露,6月6日是富士康来深投资30周年纪念日,届时会在深圳举行大型回忆展、科技展、影片和产品展,对过去进行总结,同时举行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高峰论坛,邀请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8K+5G等领域的顶级专家,为富士康未来发展开启新篇章。
  
  深圳开放包容营商环境好
  
  郭台铭对深圳有着挥之不去的特殊感情。当记者问,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和富士康投资大陆30周年,您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郭台铭稍作思考后回答说:“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我喜欢深圳,因为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而且做出系列贡献,所以我很高兴当初选择了深圳,参与了这座城市的发展。”
  
  郭台铭给出了他当年选择深圳的几个原因。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对外来文化接纳度比较高,不管你说什么方言,都能在这里找到存在感。”他说,深圳是一座充满朝气和包容的城市,愿意海纳百川,无论你来自哪里,只要你对这里有贡献,把这里当家,就有你的位置。
  
  “改革开放之初,深圳缺资金、缺技术,但国家、省愿意给政策吸引外商投资,让企业先行先试、边做边改。”郭台铭表示,当时他来深圳考察时,感受到深圳有一种试验良田的环境氛围,所以愿意把最好的技术、优秀的人才带来深圳发展工业、发展经济。
  
  深圳对外来经商者的尊重,为郭台铭所看重。他说,30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非常支持和关心富士康的发展。开放、包容、良好的营商环境,这是他选择深圳的三个重要原因,也让富士康持续发展壮大,“富士康在深圳持续发展了30年,可以说是依靠深圳成长起来的,同时富士康也为深圳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从深圳出发,富士康目前在大陆投资建设40多个生产基地。截至2017年底,富士康在大陆申请专利54600件,核准29900件;在世界各地专利申请已累计146200件,核准83600件;在大陆平均每年占大陆出口额3.9%,累计创汇2374亿美元。
  
  扎根深圳实现跨越式发展
  
  东方风来满眼春。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处处充满生机。1988年10月,敏锐捕捉到商机的郭台铭毅然选择在深圳设厂,从事来料加工,富士康由此在深圳投入第一笔资金,掀起了创新发展新的一页,“当时的厂房是租来的,设备、材料、技术都是台湾来的,富士康只做材料加工,挣取一定的加工费。”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受益于国家不断扩大开放,富士康等外资企业如鱼得水。“随着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富士康涉及到外销产业,从材料加工改成独资外销的企业,由于当时业绩增长很快,便自己建厂。”郭台铭说,富士康在宝安黄田租赁土地,跟乡镇企业合作。
  
  最让郭台铭兴奋的,是富士康的第三次跨越。由于国家进一步放开外商投资政策,富士康可以买地建厂。经过一番考察,郭台铭选择了龙华。1996年2月2日,富士康办完土地手续正式在龙华开建新厂区,仅仅用了4个月,当年6月6日完工。
  
  富士康由此在深圳得以“安营扎寨”。“这不再是一个帐篷了,而是一个没有漂泊感的家。”郭台铭深有感触地说,龙华园区的建成是富士康一个全新起点。
  
  此时,正值一项项支持外商投资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陆续出台,富士康由此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成长为全球精密制造、高端制造、先进制造的产业巨头。苹果、诺基亚、索尼、亚马逊等产业巨头,纷纷将自己的最新产品拿到富士康生产。“从2000年开始,美国每年排名前10名的PC、手机等畅销IT产品,有6样是富士康生产的。”很多知名品牌的第一款产品,也是在富士康深圳工厂亮相,进而销往国际市场。
  
  也正是在此时,支撑富士康这一全球科技制造巨头的人才培育列入发展规划。“1996年盖厂后,富士康龙华园区最多有30万员工,尽管可以从台湾派来很多人才,但是最后发现仍然不够,需要加快培养。”郭台铭表示,富士康先后在山西晋城和江苏南通创办模具培训学校,培养出一批批生产型人才,“从技工开始一直培养到智能工厂和实体经济的制造型人才。”
  
  同时,富士康2001年成立IE学院,加大与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合作,培养科技型人才,累计有5万多人在这里拿到学历。郭台铭透露,富士康这种人才培养制度很像德国的工业大学,有工作经验的人继续读书,读书再继续工作,“人才培育后,我们引进高科技技术、先进机器,然后提供给他们发挥自己所能。”
  
  工业互联网领航智能制造
  
  “深圳就是未来的硅谷,而富士康龙华园区是未来硅谷的核心。”郭台铭看好深圳未来的创新发展,对富士康的转型升级早已做好规划。
  
  事实上,富士康早已撕掉代工厂的标签,朝着“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方向迈进。
  
  “目前,富士康深圳园区是研发、设计总部。”郭台铭表示,富士康正把深圳园区改造成一个研发平台园区,包含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的研发平台,不仅要对自己赋能,还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合作的协力厂商,提高生产效率。“比如,富士康不仅是关灯生产那么简单,而是会记录生产的大数据,做一个最大的实验基地,提供给上下游供应商做试验,为众多中小企业开放赋能。”
  
  他透露,富士康龙华园区将成为“微硅谷”,目前正在规划建设,预计到2022年实现。“富士康龙华园区拥有精密机构件、模具、刀具、光学、物理、软件、半导体、设计等中心,云端处理、云计算、雾计算、人脸识别、数据传送、无人商店等等技术和应用,以及成千上万的新材料。”郭台铭说,在这两平方公里的园区,都能找到自己的想要所需的技术。而观澜园区则承载高科技产品、新一代产品的开发和研究以及整合生产功能。
  
  当然,作为一个有抱负的企业家,郭台铭的眼光不仅仅局限在富士康,他对深圳及中国发展充满期待。“将来中国的硅谷是深圳。”他说,深圳之所以会变成中国硅谷,因为这里积累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的基因,拥有吸引并留住全球人才的创新创业环境,有着美国硅谷不可比拟的完备的上下游制造业产业链,“目前,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城市,需要发挥毗邻港澳、对接国际市场的优势,加大与周边城市以及国际合作,不仅可以打造成中国硅谷,而且有望成为世界硅谷。”
  
  (记者 吴德群 文/图)
分享到
下一篇:小米传6月7日上市聆讯 部署7月上旬于港股挂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