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 1 月 1 日,无数的粉丝焦急地排在一个手机直营店门口等着新旗舰开卖。
虽说和每年的 iPhone 发售盛况很像,但这群人并不是果粉,他们在消费电子的江湖里有自己的称谓,「煤油」,也就是魅族的粉丝。煤油们在这里心急火燎等待的是他们心中的梦幻之机 M9,一台屏幕分辨率与 iPhone 4 相同、处理器配置与 Galaxy S 相当的国产 Android 旗舰机。而这只是魅族手机获得铁杆粉丝支持的一个缩影。
配置足够高、价格还算公道、因为「梦想」而附上的一丝文艺气息,魅族手机怎么看都是追求理想的年轻人的好选择,再加上国内智能手机「逢精必抢」的传统,每次新机发售前排在各个魅族专卖店前的长龙也就不难理解了。
作为一个九零后、九五前的中年人,我身边有不少朋友都是在学生时代通过魅族开始用上的智能手机。玩手机、折腾系统、上论坛和 JW 理论也是这群人课余最喜欢干的事情。
但不知从何时起,「魅族」在这群人的日常谈话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他们的手机也在不经意间换成了其它品牌。
很难说这是或者不是魅族粉丝必然要走的从激进到平和的演变之路。
一
对于「煤油」而言,上文提到,他们愿意在新品发售时去排队的专卖店有一种特殊意义。联系到他们经常在空闲的时间去这些店里同店员交流,魅族专卖店对于他们一定程度上有了宗教场所的意味。
香火鼎盛的宗教,庙宇不会少;销售火爆的品牌,店面不会少。
虽不比主打线下市场的 OPPO、vivo 的二三十万家店铺,魅族的线下店面也达到了 2500 来家。只是,这个数字最近在急剧减少。
PingWest 品玩(微信号:wepingwest)爆料从代理商处获得的消息显示,魅族此前 2500 家左右的专卖店已经关了 500 多家。单从这个数量来看,魅族的线下甚至整体铺货渠道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我们向接近魅族的相关人士进行了求证,这位知情人士表示:「因为魅族、魅蓝的品牌拆分,导致线下专卖店业务(包括代理商、督导、导购)等资产也被分成两半。魅蓝要求自己体系内的代理商重新开店,换掉魅族招牌。所以很多店在年底都调整。」
当然,在回答中,他也承认,魅族一些标志性的专卖店,如深圳华强北店,因为不赚钱,在今年被关闭了。
二
即便实际上的专卖店数量没有大的波动,魅族的问题依然不容小觑,而且这问题还和魅族产品的关系莫大。
最近一段时间,与魅族手机关系最紧密的新闻关键词是「降价」。为迎击刚发布的红米手机 5 和红米手机 5 Plus,魅蓝 Note6 降了价。当然,对魅族影响更大的是旗舰机 Pro7 的价格跳水,其起售价从一开始的 2880 元,在发布四个月之后,B2C 电商的售价来到了 1699 元,与降价前的魅蓝 Note6 相同。而在更便宜的 C2C 电商上,这款魅族旗舰机不用 1600 元就能拿下。
原本用来提高品牌溢价的旗舰机竟在发布后不久就跌得和走量千元机一个价格,其原因也不奇怪,稍微熟悉产业的人都能想到,库存积压严重(有报道称是 50 万,但相关人员表示,实际不止),需要大降价来清仓,即使这样的价格已经不赚钱甚至是亏钱。
后置「画屏」、质感不错的金属拉丝后盖工艺、扎实的做工……魅族 Pro7 并非一款完全没亮点的产品,但这些小亮点在「全面屏」的缺失和 Pro7 所使用的 MTK 处理器面前都不值一提——设计平庸、性能羸弱,是魅族 Pro7 得到最多的评价。这样的表现对于一款起售价 2880、最高达到 4080 元的国产旗舰,可以直接判定不合格了。
回望魅族的机海,从最初的 M9/MX/MX2 到后续的 MX3/MX4 Pro,这些魅族旗舰机的实质和 Pro7 大致是相似的,亮点不少、缺点也不少。但这些产品没有遭遇 Pro7 窘境的原因是,一则,它们各自的问题本来就相对轻微,比如这些产品采用的都是口碑和表现相对较好的三星处理器;更为重要的是,它们都身处在一个靠着亮点和小细节就能卖得不错的时代,那时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是难以望现时项背的。
现在的消费者不会因为手机看到漂亮的呼吸灯就泪流满面,也不会用一下 Smartbar 就激动得不能自持。比起细致末节的复杂到位,大节上的把控更为重要。智能手机市场发展到现在,早已不是依靠小聪明就能玩转的行业了。
上月初,美国总统访华给科技行业带来了一个大新闻:美国高通公司与 vivo、OPPO 以及小米三家中国手机厂家分别签署非约束性的关于芯片采购的谅解备忘录,三大品牌未来三年向高通采购价值总计不低于 120 亿美元(约合 796 亿元人民币)的部件,其中三家品牌签约额均为 40 亿美元。
消息一出,舆论均惊叹于 120 亿美元这个天文数字。而这个数字也代表着如今智能手机行业经营上的一大趋势,厂家需要具备大规模调动资源、强有力控制供应链的能力。
显而易见的是,索尼的 CMOS、三星/JDI 的屏幕、高通的处理器都会优先供应 OPPO、vivo、华为、甚至小米。这并不是空穴来风,为了优先满足 OPPO、vivo 的订单,三星显示在 2015 年 11 月收回代理商在 OPPO 和 vivo 两家国产厂商 AMOLED 中小尺英寸面板出货权,改由三星自己直供。「大者恒大」的马太效应正在显现。
并且对规模较小的厂家更为不利的是,据行业内部人士透露,供应商现在都要求三个月货款两清。现在的小厂家魅族和锤子都难以做到三个月两清。好在锤子找到了成都市政府的荫庇,而魅族则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他们所在的珠海还有一个更强大的对手攫取着政府的支持,那就是格力。关于这部分,这里不再做展开。
三
一款成功的产品背后是战略决策、研发、营销、渠道、公关全方位的成功。但魅族在几乎每一个重要环节都有这样那样的失误。由此,小失误累计起来,量变引起质变,就成了大麻烦。
在黄章拉来阿里的投资时,有媒体解读,魅族不再是一个家族式企业。但随后另有媒体指出,不仅黄章在魅族内部占据着董事会主动权,黄家的人也把控着魅族的重要部门,魅族本质依然是一个家族企业,也依然是「黄家的魅族」。
后续在前华为终端 CMO、原 TCL 手机中国区总裁杨柘入职时,魅族也进行了业务架构调整,成立魅族、魅蓝、Flyme 事业部。
魅族品牌高端,负责企业形象和利润;魅蓝形象入门,负责公司的规模和份额。这样「分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黄章粗暴地把魅蓝魅族分开,却导致人员拉帮结派内耗严重。
而曾为华为 Mate 7 打出「爵士人生」Slogan 的杨柘加盟并负责魅族事业部市场营销相关业务及团队管理时,为 Pro 7 设计的是「双瞳如小窗,佳景观历历」。
此句化用自凯罗(GottfriedKeller)《晚歌》(Abendlied)起句:「双瞳如小窗(Fensterlein),佳景收历历。」不可谓不文雅,但也足够拗口,难以形成记忆点。
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宣传语与魅族此前一贯的科技鲜品定位不相符,丢失了之前的铁杆煤油,又不能吸引更多的国学拥趸,多少有些得不偿失。
并且,作为公司的战略制定者,黄章在明知道品牌溢价不够的情况下,强行用平庸的产品拉高价格,导致资金流受损。同样是来自内部人员的透露,做手机硬件实质不挣钱的魅族,目前最大收入来自 Flyme 的盈利。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的 Flyme 会有这么多的广告。
2018 年是魅族的第十五周年,依然想继续做梦想之机的黄章在论坛上已经自爆,这一年的旗舰机名称就叫「15」。
「15」要成型,黄章和魅族已经经受不起更多的「失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