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在应用场景难有突破性的进展情况下,吸引用户购买和换机需求,也由原来的硬件配置升级大战,转为外观设计等"颜值"套路大战。柔性OLED显示屏由于可以提供更自由的外观设计,成为了智能手机行业关注焦点之一。
而显示行业在显示技术发展遇到瓶颈的情况下,柔性OLED显示屏更复杂的生产技术与更低的产品良率,也成为消化行业过剩产能良药,并且也可以因此持续得到资本的追逐热忱,新增更多的产能配置。
据韩国媒体ETNews报道,在OLED屏幕市场占有统治地位的三星SDI在去年投资约87.6新盖一座柔性OLED面板生产线后,2017年将继续投资89.4亿美元用于柔性OLED扩产。
其中三星SD计划投资约27亿美元把L7-1LCD面板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成为第6代柔性OLED面板产线,一期产能每月3万片,明年二期扩产后,产能增至4.5万片;另外计划投资约27亿——36亿美元扩大A3工厂的柔性OLED面板产能,约9亿美元对越南模块工厂进行扩产。
三星SDI目前是全球唯一量产中小尺寸柔性OLED面板的供应商,自2012年起,每年投资36-45亿美元用于显示面板生产线升级,但自去年开始,每年近90亿美元的投资,全部都用在了柔性OLED面板产能扩张上,快速拉开了与竞争对手的距离。
三星SDI在手机OLED面板市场上占据95%的市场份额,行业预计三星SDI今年扩产完成后,到年底柔性OLED的月产能将达到12万片,明年随着新产能开始释放,旧的产能持续转换为柔性OLED产能,三星SDI将在该领域继续保持行业绝对领先地位。
在行业其它厂商没有实力挑战三星SDI的情况下,苹果iPhone手机的OLED显示屏也只有其独家供应,三星SDI抓紧扩大产能,也是为了满足苹果后续的巨大需求,稳住这个行业最大的金主。
不仅苹果手机需要柔性OLED显示屏来提升产品性能,在外观与续航的市场需求推动下,安卓阵营的手机厂商也在积极布局柔性OLED显示技术,这让处在智能手机制造业中心的中国大陆面板厂商们也毫不犹豫的砸下巨资,一座又一座的盖新厂来为未来能够生产柔性OLED显示面板做准备。
继去年京东方新盖两座OLED面板厂、维信诺、天马、和辉、信利各新盖一座OLED面板厂后,TCL集团发布公告称,TCL集团旗下的华星光电在今年3月31日再次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签订合作协议,投资350亿元建设6代LTPS——AMOLED柔性显示面板生产线,产能释放后,东湖高新区中小尺寸显示面板产出规模将有望达到全国第一。
华星光电第6代柔性OLED面板生产线项目,即武汉华星光电二期项目(t4),生产3-12英寸产品,拟于2017年6月30日前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第二季度投产,2020年上半年量产,预计满产后将达到月产4.5万。
华星光电2014年已在武汉投资160亿元建设了一条6代LTPS-LCD面板线(t3),并已于2016年底投产,由于AMOLED面板的背板基板主要也是采用LTPS工艺,华星光电t3项目的量产将为t4项目建设提供技术积累,同时华星光电此前还专门建设了一条4.5代柔性OLED研发产线,来积累相关量产技术与经验。
华星光电在深圳与三星合作建了两条8.5代面板线t1、t2,共同投资的第11代面板线t5也已开工建设。至于华星武汉的OLED面板产线,会不会得到三星的技术与设备支持,其产能释放后,会不会也并入三星的采购计划内,暂时双方并无明确的表态。
华星光电在业内以低成本规模量产标准品出名,t1、t2LCD生产线由于有TCL和三星的巨额采购量支持,一直满负荷运行,产出率和利润率都较高。而柔性OLED市场也还是一个增量市场,相信华星光电仍会采取同样的策略,复制t1、t2项目的经验,用最成熟的技术来生产柔性OLED手机显示屏标准品,最快的收回其投资。
总的来说,在资本过剩的中国市场上,OLED产业最不差钱。一座又一座工厂狂盖,也让国际上的同行十分郁闷。除了台资面板企业几乎不在投资OLED产业外,日本面板企业则一直苦于没钱经营,剩下的就只有中国面板企业与韩国面板企业竞争。
即便这样,整个OLED产业扩张仍受日本的设备厂商产能限制,包括中国在内的设备厂商几乎难以从中受益。日本的面板厂商JDI近日宣布与JOLED合并,一起耕耘OLED市场,外界普遍认为是JDI也拿不到生产OLED面板的关键设备,希望能借OLED的打印技术,差异化的往OLED照明方面发展。
同样,同为韩国面板巨头的LG,虽然的OLED电视面板上领先全球,但在手机OLED面板上仍然没有跟上三星的脚步,受限OLED关键设备的限制,其投资的第一条OLED第6代产线,投产日期也迟迟未能确定,预计可能要推迟到今年底生产线才能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