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手机报

探秘东莞制造业变革:“产业+资本”破题企业技改难

李苑 2016-03-01 00:17
劲胜精密 大连机床 盈动高科 阅读(3050)
导语虽然“机器换人”能够帮助东莞制造业跨入更为高效和智能的层级,但并不是每家企业都有足够的财力进行机械和机器人采购。
探秘东莞制造业变革:“产业+资本”破题企业技改难
  27日,“经济活力看广东·转型升级”媒体采访团参观大连机床集团(东莞)智能技术研发中心。新华网记者郑磊摄
 
  随着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制造业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迫在眉睫。近年来,由于长期快速发展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制造业名城东莞遇到“成长中的烦恼”,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27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网信办主办,新华网承办的“经济活力看广东·转型升级”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东莞。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发现,东莞以“机器换人”和智能装备制造为重要发力点,以科技、金融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时代变革下的东莞企业正迸发出新的增长活力。

  “机器换人”拐点至

  在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记者们被各式生产流水线上的机器人和机械臂所吸引。这家注册资本4亿元、2010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的上市公司,目前的核心产品是精密结构件,即俗称的手机壳,主要客户包括三星、中兴、华为、TCL等大厂商。公司在两年前便已启动“机器换人”,至今累计投入已超3亿元。

  “以我们的生产线为例,一个员工的正常人力成本月均6800元。假设装备制造业昼夜无休,折算出全年时间覆盖的总人力成本在18万元左右,而买一台机器人的花销在13万元。企业‘机器换人’的拐点真的到了,这是最直接的数据。”劲胜精密行政副总裁黄河给记者简单算了笔账,在人口红利下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背景下,“机器换人”实实在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

  2014年以来,东莞开始实施“机器换人”政策,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利用先进装备进行技术改造,有效推动了制造业提质增效发展。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预算2亿元“机器换人专项”资金资本企业利用先进自动化设备进行新一轮技术改造,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全面推动实施“机器换人”。

  据初步统计,2015年度“机器换人”项目总投资70.03亿元,其中莞产设备12.66亿元。项目全部完工后预计可减少用工约46600人,新增设备29349台(套),平均产品合格率从92.04%提升到97.23%。

  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在媒体交流会上表示,“实施‘机器换人’以来,最为明显的变化是企业微观效应的提升,宏观效应则是大幅度提升了东莞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投资。在‘机器换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劳动力市场结构在优化,市人力资源局以及工厂一起联合将替代出来的人培养成更有技能型的工人。东莞的技术人才需求在加大,需要很多编程、管理维护还有整体研发设计的人才。”

  破解企业融资之困

  虽然“机器换人”能够帮助东莞制造业跨入更为高效和智能的层级,但并不是每家企业都有足够的财力进行机械和机器人采购。融资难、资金门槛高成为摆在不少中小企业面前的难题。

  记者在大连机床集团(东莞)研发中心走访时了解到,大连机床与广东融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开展了总额为5800万元的融资租赁业务,以3C行业高端设备“高速钻攻中心”为标的物,租赁期限三年,用以支持入驻孵化基地的企业,尝试将“智能”制造与“双创”相结合。

  “这个项目由我们提供场地和设备,政府、银行、租赁公司都是参与方,中小企业可以实现零首付购置设备”,大连机床副总经理、华南区总经理孙欣裕说,“第一期厂房去年12月投产,入住的企业非常满意,现在业务订单很满。可以说,该项目的商业模式在全国都是领先的。”

  孙欣裕口中的项目,正是东莞目前大力推进的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东莞市政府在引导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方面下足功夫,不仅设立了事后奖励、拨贷联动、设备租赁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还与银行、租赁公司等合作,以融资租赁的方式帮助更多中小企业解决在“机器换人”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缺口问题,实现装备智能升级。从2016年起,东莞力争三年实现“机器换人”专项资助项目60%以上应用融资租赁业务。

  业内人士认为,金融资本与融资租赁产业的积极对接,能够实现各方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2016年2月,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符合“中国制造2025”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的制造业企业,在各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推动工业企业融资机制创新,探索推进产融对接融合。

  预计未来,资本市场以及各类金融工具将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突围产业链上游

  在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当下,我国机器人产业正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业内人士认为,国产机器人在技术零部件方面跟发达国家有差距,机器人研究在短时间内追上世界水平的难度较大,需要更多地关注材料、芯片等基础研究,而这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双重投入。以工业机器人为例,今后对于绝对精度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记者在东莞走访过程中遇到了一家研发机器人基础部件的企业。广东盈动高科自动化有限公司坐落于绿树成茵的东莞松山湖高新区,这是一家拥有十几人精英创业团队、专注于编码器研发的公司。

  盈动高科执行董事罗日辉告诉记者,编码器一种能进行定位和测速的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电动机反馈系统等。这个看上去不太起眼的正方形码盘和其中的芯片,是精密指控设备中最核心的基础零部件之一,功能不容小觑。此前,编码器的核心技术由德国、日本的公司掌握。盈动高科的研发团队经过十年努力,研发出全世界最薄的编码器,媲美国际先进水平。由此,公司有望在2016年实现销售过亿的目标。“必须要培育核心技术,才能令国内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他说道。

  而在谈到选择东莞创业的原因时,罗日辉表示,东莞号称世界制造业之都,大环境决定了工业基础和编码器的上下游企业在附近数量众多,而且东莞市的人才政策非常不错,种种方面决定了我们到松山湖创业。“一个小院子里都有客户,我们公司出门走几十米,就是我的客户。”

  广东中能加速器科技有限公司便是盈动高科的客户之一,这家专业从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企业,2010年落户东莞,公司研发生产的CMX6型加速器已取得产品注册制,可以满足肿瘤临床的放疗需求,缓解我国高端放疗整机装备严重不足的困境。

  据徐建华介绍,东莞每年安排20亿元的“科技东莞”资金和10亿元的“人才东莞”资金,着力打造以松山湖高新区为龙头、以大学创新城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支持东莞理工学院创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引进一批中央“千人计划”专家、省级创新科研团队。此外,大力推进金融孵化信息研发机构的建设,到去年为止一共建立了27个信息研发机构,在广东省排第三位。

  若想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抢占产业链制高点,唯有在技术创新上有所突破。“市场是检验创新的唯一标准。创新是一条漫长的路,我们走了十年终于看到了曙光,现在做出的产品可以和德国最好的龙头企业相比,对此我们感到自豪和骄傲。”罗日辉说。 
分享到
下一篇:工业4.0化下 中国制造未来的方向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