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栏-手机报

迪信通IPO翻身之路

本刊记者 古文慧 2014-07-15 14:05
迪信通 IPO 阅读(2119)
导语 7月8日,迪信通(06188.HK)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第三次IPO终于成功了。曾两度折戟IPO的迪信通,今日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盘价5.3港

7月8日,迪信通(06188.HK)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第三次IPO终于成功了。曾两度折戟IPO的迪信通,今日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盘价5.3港元,与发行价持平,报收于5.07港元,较发行价跌4.34%。迪信通开盘价与发行价持平,开盘后曾短时触达5.32港元,但此后股价不断下探,不到10分钟即破发,此后全天再未高企至该价格。此次,迪信通全球发售1.67亿股股份,募集资金8.85亿港元。

根据招股书显示,迪信通控股股东刘松山、刘东海、刘华、刘咏梅、刘文萃及丰永泰、迪尔通及融丰泰三间投资控股公司拥有迪信通64.04%股权。此次IPO迪信通引入了四家家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联想集团,投资2250万美元;奇虎360公司,投资2000万美元;中国联通,投资325万美元;TCL通讯,投资300万美元。迪信通上市后拟将56%的所得款项用于扩展零售及分销网络。

作为国内最大的移动通信连锁卖场,此次上市,迪信通可谓“内忧外患”,翻身之路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一方面,迪信通身后背负着巨额的银行贷款,截止2014年4月30日,迪信通的短期应借款为17.949亿元,庞大的借款数字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迪信通运营中存在的巨大问题。而公司毛利率近3年持续下跌,由2011年的18.7%降至2012年的16.6%,去年毛利率跌幅更为扩大,降至13.6%,另一方面,随着电商购物日渐成为主流消费模式之一,传统手机连锁卖场正在遭遇来自电商平台的猛烈冲击,这将使得传统卖场的毛利率进一步下滑,经营变得愈发艰难。而各大电商平台天猫、京东、苏宁等都开始力推手机销售,甚至已经开始把手机作为平台未来最重要的主打销售品类。而其中的传统家电卖场苏宁和国美成功的从线下销售模式转为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模式,苏宁和国美的成功转型对于迪信通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启发。刚刚过去的618,天猫与京东将厮杀战场选在手机领域,而结果也显而易见,仅天猫当天就卖出100万台手机,京东手机及配件每秒售出9件,这对于传统手机连锁企业的冲击力度自然也是不言而喻。在这个实体店已沦为电商平台的“客户体验中心”的背景下,很多需要购买手机的用户一般都会选择实体店对真机进行试体验,然后再选择电商平台进行比价购买。这正是目前迪信通核心业务面临的最大危机,也是其前两次IPO失败的最大症结——“核心业务持续盈利能力不足”。

而据迪信通发布的上市招股书上,改进O2O平台、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扩大只能解决方案范围是迪信通未来的转型方案。而在去年年底,迪信通拿到了虚拟运营商招牌,不少人普遍看好迪信通的这块业务,而此次迪信通也在招股书上也提及并表示未来战略之一便是巩固和继续利用与移动运营商、其它虚拟运营商和移动设备制造商所达成的伙伴关系。而这也是迪信通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资料显示,2013年迪信通来自运营商的服务补贴收入为毛利4.2亿元,占其毛利率总额的24.2%,呈连续增长态势。虽然今年国资委明令三大移动运营商减少终端补贴,可日前中移动和中国电信却明确表示不会对移动终端商降低补贴的承诺。

由此看来,在上市前夕众多投资者对迪信通上市之后的发展态势持观望态度也是有理有据的。虽然迪信通得到了不会降低补贴的承诺,但并不代表迪信通的未来会一帆风顺,自小米手机横空出世后,通信制造商的薄利多销策略迅速的席卷了整个手机市场,通讯制造商们在手机制造成本中减少直接盈利而通过自身的系统优化吸引消费群体流量的做法获得了巨大的成效,而这也直接将迪信通之类的渠道商逼到了悬崖边上,稍有不慎便岌岌可危。迪信通的上市翻身之路,序幕已经拉开,迪信通究竟能否把握住这次机会做最后一搏也是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焦点所在。

分享到
下一篇:苹果4月蓝宝石出货量暴增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