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时代下,智能手机厂商及消费者对手机的屏占比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导致位于前面板的传统指纹识别技术不再顺应潮流,可以实现更大显示区域的屏下指纹技术顺势而生。
事实上,因为全面屏智能手机兴起,各厂商无不努力开发能与此设计相符的指纹识别方案,屏下指纹也在2018年成功放量,可谓是整个市场皆乐观其成的结果。
此外,屏下指纹作为一项新技术也不再那么遥不可及。近日,OPPO K1新品正式开售,号称是OPPO首款千元屏幕指纹手机。随着指纹技术愈发成熟,未来将会有更多搭载屏下指纹或全屏幕指纹的手机出现。
屏下指纹攻向千元机指纹识别技术加速普及
十月的手机市场可谓是热闹非凡,除了被称为“廉价版iPhone”的iPhone XR在本月正式预售,华为、小米、荣耀、OPPO、vivo、一加、诺基亚、努比亚都将在10月份发布新品,竞争相当激烈。
魅族16X一度被认为是最便宜的屏幕指纹手机,但是近日,魅族被“狙击”了,OPPO半道杀出,10月11日OPPO K1新品正式开售,抢走了魅族16X最便宜屏幕指纹称号!
据悉,魅族16X虽有骁龙710,但是价格却要2098元,OPPO K1虽然配备的只有骁龙660,但是价格低至1599元,这相对OPPO以往手机性价比确实很高了。而且还配上光感屏幕指纹,这无疑成为了迄今为止最便宜的屏幕指纹手机!
与此同时,vivo也发布预告称,将于10月17日推出一款“凭实力说话”的屏幕指纹新机,笔者预测该机也将走性价比路线,不过最终价格还要等官方公布。不过,随着vivo手机的大批量采用和技术进步,也将降低组件定价。
可以看出,屏幕指纹手机开始采取低价策略抢占低端市场。在未来一年里,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安卓使手机厂商将采用屏下指纹技术,屏下指纹技术将进一步渗透。
据汇顶科技CEO张帆透露,预计明年会有更多智能手机厂商将屏下光学指纹应用到千元价位的手机上。
虽然屏下指纹方案在智能手机的普及可以说是大势所趋,然相关厂商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而是往更下一代指纹识别技术研发。
目前来看,不再只局限于屏幕下方的单一区域进行识别,而是可全屏幕扫描指纹的“显示区内指纹识别技术”,甚至是可兼容AMLOED和LCD屏幕的技术将是未来屏下指纹的发展趋势。
全屏指纹识别技术或将明年面世
此前,知名分析师郭明錤曾经列举了屏下指纹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vivo X21推出首款屏下指纹手机;第二阶段是汇顶的光学屏下指纹新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成本,众多厂商也有了更多充足的理由去使用屏下指纹解决方案。
第三个阶段是会有更多屏下指纹供应商加入,屏下指纹技术体验大幅提升;第四个阶段是支持区域感应的LCD面板为屏下指纹带来更多提升空间。区域感应未来将用于高端手机,如果能降低LCD面板价格,未来将明显提升屏下指纹手机的出货量。
此外,郭明錤强调,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最终形式将是全屏指纹识别技术,且有望在明年晚些时候出现。全屏指纹识别技术将比现有的屏下指纹识别技术更先进,因为现有的屏下指纹技术要求用户用手指接触屏幕上的某个区域才能识别指纹。
手机报在线此前报道过,苹果在2014年申请多枚指纹应用于面板的专利之后,2017年也接续发表多篇指纹应用于玻璃屏幕等多篇应用专利,这迹象表示,唯有在屏幕下实施”多枚”指纹应用,才是苹果真正想要的指纹应用。
这也是苹果在Apple X手机的OLED屏幕取消半导体式指纹进一步改用FACE ID的原因,这或许是苹果不得以的苦衷,因为整合于玻璃的屏下指纹芯片,还没有成功。
此外,此前有消息称,韩国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透明的指纹传感器,可以检测指尖压力和皮肤温度,这些组件在显示器中几乎不可见,几乎可以做到全屏幕指纹识别。
据了解,该传感器是来自韩国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院三星显示研究中心的科学家的作品,韩国研究人员透露,该技术可能在未来12个月内上市。
另外,早在2017年,FPC就宣称其研发的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将可以实现全屏幕指纹识别。FPC官方宣称,该项技术可以在智能手机的显示面板上任意位置捕获与识别使用者的指纹。
此外,FPC研发的屏下指纹(in-display)技术是基于超声波传感器技术,可以穿透2cm厚度的玻璃获取指纹信息,支持OLED和LCD显示屏,FPC拥有多项专利。
而国内指纹芯片供应龙头汇顶科技首席技术官皮波博士表示,全屏光学指纹技术公司是可以实现的,从技术层次上,所有客户需求的技术公司都能解决。但是技术是有成本和代价的,因为全屏幕指纹手机价格一定会更昂贵,消费者是否能接受也成了品牌客户考量的一大原因。
由此可见,屏下指纹不管是现在的1个区域,还是市场已经开始提出的4个区域,但从市场角度和客户需求看,最终由消费者和手机厂商决定。
总之,随着屏下指纹技术愈发成熟以及相关指纹识别厂商拥有相应的技术储备,全屏幕指纹识别或将成为下一个风口。与此同时,全屏幕指纹识别手机的诞生不仅需要指纹芯片、指纹模组、面板、传感材料等厂商的大力投入,还需要品牌厂商市场考量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