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栏-手机报

27条OLED面板线中占了25条,未来十到二十年的显示技术看中韩

李星 2018-05-28 16:43
OLED显示技术 OLED面板 阅读(13134)
导语随着中、韩两地的行业资源和政府政策在发展显示技术领域,全面往OLED显示领域倾斜,必将吸引全球的科研团体和材料企业也积极跟进,研发出更多的新型OLED显示材料出来。
   据行业统计,全球正在运营和已经开建的OLED面板线约有27条,其中韩国有10条,中国台湾有1条,中国大陆现有14条,中、韩总共加起来占了25条,剩下仅日本还有2条。
  
  OLED目前是高端电视和未来中小尺寸高端电子消费品的主力显示技术,在没有可以在显示效果上突破CRT显示器和等离子显示器的新型平板显示技术出现之前,OLED显示技术将是目前行业集中资源努力突破的方向。
  
  但在OLED电视技术上,由于其技术本身的局限性,目前仅有LG一家在往市场上推广。LG的OLED电视面板采用的是白色OLED发光层与彩色滤光膜的方式来进行色彩调制,因此LCD阵营也针对其特点,开发出了量子点背光加强技术和mini–LED局部调光背光源技术,来低成本降低LCD电视与OLED电视之间的显示效果差距,因此市场上还出现了高端LCD电视涨价,OLED电视降价的局面。
  
  不过随着新型驱动IC的算法出现,加上主板GPU也加入了一些初级的神经网格人工智能软件,对驱动IC的算法进行有效补偿,LG的OLED面板良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而且OLED电视的成本也开始得到较好的改善,未来随着电视主板的技术再次突破,OLED电视的价格还会有所降低。
  
  与OLED电视面板不同,主要面向中小尺寸的OLED面板在显示色彩上,一般采取了RGB三原色发光物质直接发光混色的技术,因此可以获得比OLED电视面板更丰富的色彩,以及更高的亮度。这个特点对于长时间近距离观看的智能手机、平板以及电脑显示器来说,对消费者有着更强的吸引力。
  
  与OLED电视面板生产技术的专利受制于LG较为严重不同,中小尺寸的OLED面板生产技术的专利,多数掌握在设备商和材料商手里,因此只要采购他们的商品,一般不会在生产技术上有大的专利受限阻碍,因此,资本投资力度和产业扶持力度,就成了中小尺寸OLED面板市场最大竞争大。
  
  近年来,由于中国市场经过加入WTO后的全球化市场规则洗礼,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成熟和规范的市场经济主体,因此全球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中心都集中往中国境内转移。作为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最主要大宗采购商品,也越来越受中国市场环境所左右。
  
  但中国毕竟在以半导体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光电行业领域,落后国际上先进国家太多,在新型显示技术上也只能采取跟随的策略。所以跟前面讲的一样,在中国自己没有能力研发出在显示效果上,可以突破CRT显示器和等离子显示器的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产品之前,中国也跟韩国一样,把集中资源努力突破OLED显示技术作为了目前行业的主要方向。
  
  跟韩国的主要研发力量全部集中在了三星和LG两家企业不同,中国在突破OLED显示技术上采取了几乎全行业企业全部扑上的策略,除了后起的惠科还没有宣布投建OLED面板产线外,京东方、华星光电、深天马、和辉光电、维信诺、信利、柔宇,甚至江西的益丰泰,都在积极推广建设自己的OLED产能。
  
  中、韩积极布局OLED产能的背后,除了其显示效果可以在LCD显示技术的基础得到进一步改善之外,新型封装材料的技术突破,也让OLED的环境可靠性,特别是耐温度环境性可以更胜LCD一筹,从而拓宽OLED显示技术的应用范围。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提,OLED比LCD更容易实现轻薄、柔性化,这对降低显示屏的重量、厚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柔性化显示的简单实现,也为OLED显示技术打开了全新的应用场景,能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并推动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创意创新发展,为行业消费升级服务。
  
  目前能在显示效果上与OLED一较高下,但在使用寿命上更有优势的新型显示技术,能实现量产的只有Micro–LED显示屏,但是在超薄显示上,Micro–LED还与OLED显示屏有一定的差距。另外,Micro–LED的内部结构要比OLED更加复杂,在节能和可靠性上,短时间内也很难做到跟OLED一样的水平。
  
  再加上生产成本的限制,Micro–LED显示屏还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来进行技术优化,因此给了OLED显示屏一个重要的发展窗口期。
  
  OLED的技术核心,比起制程工艺的突破来,更多的还是材料技术的突破,如何提高OLED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限低亮度衰减速度,并提升其环境稳定性,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中。
  
  随着中、韩两地的行业资源和政府政策在发展显示技术领域,全面往OLED显示领域倾斜,必将吸引全球的科研团体和材料企业也积极跟进,研发出更多的新型OLED显示材料出来。一旦超稳定的OLED发光材料或材料处理工艺取得突破,新型的量产技术也将在这基础上快速跟进上来,OLED显示技术也将复制LCD显示技术的辉煌,服务全球十到二十年。
分享到
下一篇:舜宇竞争对手宇瞳光学拟IPO 去年净利润达0.6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