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美”不是调侃,这个法案真叫这个名字——《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而且它很长,足足有940页。法案在2025年初提出的。特朗普多次强调,要在7月4日前通过法案,
当地时间7月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全面减税和支出法案,并提交众议院。美国众议院将于2日就法案进行辩论和投票。同时担任参议院议长的共和党籍副总统万斯在50票赞成、50票反对的"平票" 情况下,投出了"打破僵局"的一票,该修正案以51比50的投票结果获得通过。
这意味着美国储能项目补贴政策或将面临重大调整,户储补贴预计将于2026年取消,非户储补贴将从2028年取消;同时对于2025年12月31日之后开工的项目,若使用外国实体禁止名单内的产品将丧失ITC补贴资格。
在外界看来,它不仅是一次对《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 2022)的大幅修订,更是美国在新能源产业链“去中国化”的一次加速推进。
“大而美法案”由美国参议院提出,旨在收紧通胀削减法案(IRA)下的新能源补贴政策,新增FEOC条款(Foreign Entity of Concern),将中资背景企业纳入潜在排除清单。
有专业法务机构分析认为,FEOC条款将让光伏和储能板块受创最深。
目前,美国本土光伏逆变器产能占比不足15%,整体市场仍严重依赖中国和东南亚OEM厂。更关键的是,光伏玻璃、电池片银浆、EVA封装膜等辅助材料大部分来源中国。
FEOC条款几乎将这些路径一网打尽,使得光伏项目必须大幅增加成本来替换设备供应链,并在中短期内面临“可开工项目锐减”的窘境。
此外,尽管部分电池企业在美设厂,但锂电正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供应链几乎全系中资。更关键的是,储能系统的BMS控制系统由中方提供比例高达90%以上,且难以替代。
在当前FEOC评估逻辑下,即便仅BMS控制系统由FEOC提供,也足以使整个储能项目失去补贴资格。因此,开发商开始评估BMS“替换路径”与“代码重写”工程,但这也导致项目交付期延长与质量验证周期倍增。
因此有相应建议指出,中国光储供应链要切入美国市场,要抢抓开工窗口,确保2025年内实质开工项目可豁免FEOC限制,而且要通过治理架构与控股结构确保项目不涉FE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