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圈一片繁华的背后 中小厂商面临危机
2015-10-20 14:26
手机圈
阅读(1946)
导语到现在为止,很少有手机厂商是真正赚钱的。不久前一份来自英国《每日电讯报》的报告披露,在2015年第二季度,所有智能手机厂商都没有苹果赚得多,后者独占行业90%的利润,其余大部分被三星占据。国内手机厂商虽然一片欢腾,新品宣传非常卖力,但利润压力同样很大,甚至有些厂商为增加销量,很多产品的价格几乎已经压到没有底线。
原本竞争已十分激烈的手机圈,因为近期一系列并不怎么好的消息,变得更加紧张起来。如果说进入10月以来,各个厂商都把今年的第四季度作为年终目标的重要冲刺阶段,跃跃欲试展开最后一搏,那么最近有关某互联网品牌破产、老牌供应链厂商接连倒闭的消息,则揭开了人们长期以来忽略的某些角落。
人们的目光总会被声势浩大的阵势所吸引,特别是在国内厂商接连发布新品的时期。至于曾经因为一次众筹而惊讶圈内的互联网品牌大可乐,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几乎没了声响,早已经被数十款其他品牌新机的声浪所淹没。而多数人是在看到其CEO离职的消息时才重新想起,圈儿里还有这么一个品牌。
互联网厂商活得怎么样
关于大可乐手机破产的具体内容这里不再详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大可乐手机破产在一定程度上影射了目前国内中小手机厂商的艰难处境。虽然从今年来看,许许多多拥有互联网背景的企业加入到制造手机的行列,即使不具备硬件研发能力的厂商,同样能够在短时间内生产出一款配置还算可以的产品。
但是手机制造门槛降低并不意味着新进者就有更多的机会,手机制造领域成本和利润空间相对透明,太多这样的产品进入市场,最终都难以获利,如果没有研发或渠道或供应链方面的优势,长期来看很难走下去。就像大可乐曾经提出的“一次众筹 终身免费换机”,在传出破产消息之后,这一口号反而与其现状形成了最鲜明的对比。
当然大可乐并不能代表所有互联网厂商的现状,其破产很大程度上与品牌本身的定位、产品营销方式以及渠道短板都有关系。
近期仍然有很多互联网品牌依旧活跃在国内手机市场,包括小米、锤子、一加、乐视、ZUK等等,甚至有些过不了多长时间又会将一款新产品推出来。我们不能说这些厂商在未来一定能活的很好,毕竟国内手机市场淘汰速度加快,很多事情难以预料,不过仅从现阶段来看,这几家互联网厂商具备在手机圈立足的优势。
小米作为互联网手机厂商的“前辈”,其产品逻辑虽然从开始到现在有很多变化,但是最早杀入中低端手机市场占得先机,得以成功抢夺早先大批互联网用户。锤子+老罗本身就是一种特殊优势,而还算不错的坚果手机近期也打入了千元市场。一加拥有产品差异化和海外市场、乐视与ZUK背后资源强大。至于中兴、华为这些传统厂商,则已经脱离过度依赖运营商补贴的节奏,将重点放在自身品牌精简、进军高端市场上。
从厂商到供应链
到现在为止,很少有手机厂商是真正赚钱的。不久前一份来自英国《每日电讯报》的报告披露,在2015年第二季度,所有智能手机厂商都没有苹果赚得多,后者独占行业90%的利润,其余大部分被三星占据。国内手机厂商虽然一片欢腾,新品宣传非常卖力,但利润压力同样很大,甚至有些厂商为增加销量,很多产品的价格几乎已经压到没有底线。
利润低,就更加依赖出货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产品品控就未必做得好了。根据供应链人士反映,现在真正在乎品控的厂商没几个,产品出货要在第一时间上架出售,许多手机并非像官方宣传的那么“靠谱”,这从用户入手之后发现的很多问题中就能够看出来,而这一现象的最大受害者同样是用户。
利润空间缩减只是一个方面,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手机厂商无论大小都已经有了危机感。从近期发布的几款新品来看,厂商不断追求更新的技术和功能,有些新功能甚至抢在苹果之前推出,比如最近十分流行的压力触控(苹果称之为3D Touch),希望能够利用新技术重新引爆市场。手机新品的迭代速度也更快,这直接给上游供应链造成压力。
从最初由山寨机生产迅速发展起来的多家手机零部件供应商,最近几个月接连面临倒闭风波。与手机厂商不同的是,上游供应商一方面资金链单一,严重依赖于厂商订单,一旦订单减少,企业很容易面临亏损甚至破产;另一方面技术转型和升级成本高且速度慢,跟不上手机厂商产品更新的节奏。近期关闭的诸如福昌电子等厂商便深受其害。很多业内人士称,手机厂商“倒逼”使得供应链出现危机,这不无道理。
不过供应链目前的这种状况,同时反映了国内整个制造业正在经历一次快速淘汰与整合。与几年前相比,中国原材料与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往依靠规模取胜的优势不再,很多曾经风光一时的制造商由于不能迅速转型,或者说不能对市场及时做出反映,已经沦为低端制造,最后只能惨遭淘汰。
那么反过来,供应链的这种颓势是否会对手机厂商造成影响?答案是肯定的。这个10月,接连有多场新品发布会举行,诸多新品将正式亮相。在新品发布之后,产品上市阶段将是考验各个厂商供应链能力的关键时刻。在依旧追求高出货量的前提下,上游供应商面临的压力会只增不减。
与此同时,严酷的市场竞争过程最终将促成手机厂商以及供应链领域的大洗牌,实现优胜劣汰。就像多位业内大佬曾经描述的,“国内手机市场最终仍然会是少数厂商占据绝大部分市场”。而最重要的或许是,谁会成为这“少数厂商”中的一个。
下一篇:芯片业并购加剧:传西部数据接近收购SanDi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