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ell2015年能否主导触摸屏市场,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
去年下半年,JDI的一场降价潮让国内触摸屏企业顿时坐立不安。据消息透露,去年10月份JDI生产的5英寸已贴合的In-Cell触摸显示屏价格已低至25美元至26美元,差不多等同于当时相同尺寸的GG和OGS结构的触摸显示屏。而一位TP厂家老总对《手机报》透露,JDI不仅瞄准“中华酷联”等国内一线手机厂家,也在试图突破二三线手机厂家。
随后,LGD、夏普、SDI火力全开,全线上马In-Cell产线,期望在2015年能够在中国市场抢得先机。
In-Cell全球四大厂商发力抢夺中国市场
2014年10月,LGD公布一款5.3英寸FHD的“AdvancedIn-CellTouch”(AIT)技术智能手机用LCD显示屏,第一个客户来自中国大陆。
3月,夏普表示,计划利用龟山一厂、龟山二厂、三重工厂、天理工厂等四个工厂来生产In-Cell触控面板市场。其中龟山二厂将用IGZO液晶技术来生产In-Cell触控面板,并可支持中尺寸产品。
SDI也表示,将开放供应用于手机的In-CellTFT-LCD和On-CellSuperAMOLED触摸显示屏。其中,SDI在2015年将把七成的TFT-LCD产能从普通显示屏升级到In-Cell触摸显示屏,来提升SDI的手机用显示屏市场份额。
近日《手机报》从业内获悉,TDI在珠海扩产In-Cell模组,预计在2015年Q2可投产,届时TDI珠海工厂In-Cell模组产能将达到500万片/月。许庭祯表示上述数据有误,但鉴于公司规定,无法对外公开实际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TDI在扩大产能,但结合全球需求来说,有可能仍相对不足。许庭祯认为,虽然目前在建的LTPS线比较多,但是由于In-Cell技术门槛较高,真正有效的In-Cell产能并不会很快形成并扩大,预计2015年会持续出现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
其实正如许庭祯所说,In-Cell受限于产能和技术等原因,产品带来的价格冲击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当In-Cell屏良率提升至90%时,对于国内的触摸屏厂商及面板厂商的压力将会不断放大。
同时,敦泰市场部处长贡振邦曾对《手机报》指出,In-Cell推广进度的关键不在触摸屏和面板厂商,而在终端厂商,“市场有它自己的规律和多样性,终端客户需要什么样的触控显示技术,需要整个产业链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但市场表现出来的结果表明,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终端客户。”
In-Cell最终决定权在终端
众所周知,In-Cell触摸屏最先被苹果手机采用,随后被国内品牌厂商追捧。但是由于In-Cell屏加工难度大,整体良率偏低,导致成本较高,所以一直也被认为并不适用于目前以中低端为主的中国市场。
近年来,国产品牌厂商不断纷纷向高端转型,最为典型的是华为荣耀系列、Ascend系列P2、P6、P7以及Mate7等多款产品大量采用In-Cell触摸屏。去年底更有传言JDI的In-Cell触摸屏将优先供应华为手机,同时供量达到70%以上。
网友近期新入手的中兴新机ZTES6Lux,采用JDI原厂In-Cell屏幕,低于2000元的中端价位,不禁让人猜想In-Cell触摸屏似乎有发展为手机标配的趋势。
另外,有消息透露,将于4月发布的华为Mate8则可能放弃In-Cell触摸屏,原因是In-Cell出货紧张导致Mate7长期缺货,结果仍在讨论中。
除了华为之外,OPPO也是较早采用In-Cell触摸屏的厂商之一,不同于华为Mate7,其R3销售情况良好,未受In-Cell产能影响。但是有OPPO内部人士接受《手机报》采访时也表示,目前OPPOIn-Cell触摸屏的采购比较紧张,未来OPPO还将继续有产品使用In-Cell,具体的出货量不便透露。
随着第一波被采用的In-Cell屏顺利出货并在终端市场获得良好反响,曾经一些驻足观望的品牌亦开始对In-Cell有了更多的信心,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除去苹果和三星外,所有On\In-Cell嵌入式触摸屏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到3%”。
据旭日移动终端产业研究所对比相关产品,目前市场上真正实现FullIn-Cell的内嵌式触控显示一体化面板,只有苹果一家的技术,并且要配合苹果的IOS来操作,用户的操作体验才能上来。
“目前其它厂商的On-Cell产品也好,混和式In-Cell产品也好,由于制造成本的原因,不太容易进行消影处理,仍然存在ITO层反光的问题,还有面板点亮显示时颜色一致性差,偏色和亮度问题比普通面板解决难度更大的通病;另外两片FPC出线与IC邦定,在终端产品的实际设计成本和组装成本上并没有绝对优势。”
旭日移动终端产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星分析认为,目前除了三星和苹果公司,其他终端厂商尚没有能力投资面板厂,或者与面板厂商合资建立In-Cell产线以及其他高性能硬件产线,当然面板厂商也没有资金来提升良率、开放产能。所以造成了目前In-Cell产能和终端厂商之间不对等的供应关系,苹果、三星以外的其他终端厂商目前只能等待面板厂商的技术成熟。In-Cell的发展最终还是要看终端厂商的推进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