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手机报

触控面板厂商:两岸产业合作三大障碍

工商时报 2014-12-23 14:49
触控面板 胜华科技 阅读(1932)
导语触控面板厂商胜华科技在台湾寻求重整,在大陆停工关厂求售,造成胜华困境的原因很多,但与陆厂低价抢单不无关联。胜华的困境或许是个案,但不可否认的,越来越多大陆本土企业崛起和台湾竞争抢单,亦是不争的事实。

触控面板厂商胜华科技在台湾寻求重整,在大陆停工关厂求售,造成胜华困境的原因很多,但与陆厂低价抢单不无关联。胜华的困境或许是个案,但不可否认的,越来越多大陆本土企业崛起和台湾竞争抢单,亦是不争的事实。

大陆产业自主颠覆分工

自两岸签署ECFA以来,深化产业合作是双方的共识,然而在大陆本土产业崛起,以及北京在政策上祭出扶植重点战略产业后,两岸产业共求深化也跟着遭遇了难题。正如日前大陆在国际资讯科技协定(ITA)谘商时,坚持保护本身的面板及工具机产业,不愿在关税上作任何退让,谈判破局对台湾的影响最大。面板和工具机是台湾出口中国大陆很重要的产业,在ECFA货贸中争取零关税,却始终无法突破,ITA破局对台湾影响甚大。

深化两岸产业合作第一个障碍,是大陆追求产业自主已颠覆两岸产业分工架构。就大面向来看,大陆产业自主是不可挡的趋势,例如大陆现在除了加速面板业的自主性外,更在半导体业上投注更多资源,这也使得两岸半导体的分工受到很大的挑战!如果两岸产业竞争加剧,台湾只能求比大陆走得再前面一点,因为只要走得慢或停下来就可能输掉。

两岸产业深化合作的第二个障碍,是大陆政策鼓励破坏两岸产业秩序。只要看台厂做得好的,大陆政策一鼓励就出现一窝蜂投资,加上削价竞争,结果是想做什么产业,什么产业就垮,由太阳能到LED产业都是如此,不但大陆本土企业不能生存,有潜力台商也受波及,形成双输局面。

台湾面板龙头友达总经理彭双浪在两岸企业家峰会中指出,两岸面板产业规模不经济,过于分散,影响产业聚落形成,同时重复投资严重,恶性竞争,厂商获利取决于供需波动,一针见血提出两岸面板产业错误的发展模式。他建议两岸面板产业应就资本合作,避免重复投资、就技术合作进行技术移转及专利授权。

这话说得其实很客气,讲得更直白一点,今天要谈两岸产业深化,应先比较两岸优劣势,谁强就支持谁做。这也是大陆在发展先进战略产业须考量的两岸因素,台湾强的产业,应避免蓄意竞争。不久前联华电子公告在和厦门市政府及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在厦门合建12寸晶圆厂,未来5年联电将投入13.5亿美元,如果获台湾官方批准,这将是两岸首度利用合资模式在中国大陆设立12寸晶圆厂,也为两岸分工找到新的利基点,我们相信这会是一个好的基础。

台湾应成两岸科技矽岛

两岸产业深化的最后一道难题,则是投资重陆轻台。近年大陆发展产业,一味鼓吹台湾产业到大陆去投资研发创新,以便能享受政策鼓励优惠,并创造台湾产业在大陆的自主产能;但是大陆所说的“下好先棋手”,亦即台湾产业及早西进布局,势必造成台湾先进产业都到大陆投资所带来的台湾产业空洞化,这岂是两岸产业深化的正确做法?

大陆前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两岸峰会中说,两岸经济合作就是要探索新模式,推动两岸经济深度合作,不能停留在单纯的招商引资上。又说台湾在资讯技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绿能环保、现代服务业具有优势,这两点我们完全同意。正因台湾在许多战略产业中有较先进核心技术、有人才,有R&D,那么为深化两岸产业,大陆也应支持台湾产业在岛内发展,多利用台湾优势。15年前大陆倾全力扶植中芯国际,但到今天中芯国际和台积电无论先进制程或产业规模差距仍然甚远,这就是大陆“事倍功半”的结果。因此反过来说,两岸产业深化,大陆应鼓励先进产业到台湾投资,支持台湾继续作为两岸科技矽岛。

现在怎么看,两岸经济合作似乎大陆都是赢家(取得技术又创造就业),台湾却是“付出多于所得”,如何改变这个局面,让台湾人民对两岸产业深化真正有感,北京必须思考。

分享到
下一篇:不敌台海两岸 松下退出PCB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