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手机报

可穿戴产品的现状分析

雷锋网 2014-10-21 10:34
阅读(2087)
导语中国智能手表每月出货量仅为7~8万台,智能手环每月出货量3~5万台,而智能眼镜仍处于研发阶段,市面上还没有成熟的产品。中国可穿戴市场目前仍旧处于早期开发阶段,由于产业链不成熟和消费者对可穿戴产品需求不旺

最近看到一组数据:中国智能手表每月出货量仅为7~8万台,智能手环每月出货量3~5万台,而智能眼镜仍处于研发阶段,市面上还没有成熟的产品。中国可穿戴市场目前仍旧处于早期开发阶段,由于产业链不成熟和消费者对可穿戴产品需求不旺,可穿戴产品可以说是表面风光,看热闹人多,而实际问津的人少,愿意为之掏腰包的则更少。

智能手环围绕千元价格布局,Fitbit899港元,GARMINVivefit990港元,JAWBONEUP241190港元。这是香港市场可放量的零售价格,也看到不少内地游客在购买。

我爱方案网通过与众多做智能硬件的方案商之间的接触,整体感觉国内很多穿戴产品重外观、轻实用,往往营销噱头大于实际功能。我们认为,只有真正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才有可能成为行业的颠覆者。从接触中也发现了目前可穿戴产品的一些功能定位和技术问题,以下就可穿戴三大类产品: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和智能眼镜分别来谈谈。

智能手表:产品定位有误区

 

目前智能手表主要有两种形态:一种作为智能终端,另一种则是作为智能手机伴侣。从最近一次“找智能手表方案”的“壹周方案秀”活动体会,以手机伴侣与智能终端的关系为例,发现一个不利于产品设计思路的问题,把“智能终端”概念,套到智能手机伴侣,造成产品“四不像”状态。

1078228681.jpg

回归一下自然,手表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显示时间和装饰。但目前大多数智能手表厂商却忽略了这两点,试图将其作为独立的智能终端进行重新定义,但实际表现却差强人意。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智能手表续航能力不足,大多数智能手表搭载彩色显示屏,续航时间只有一天,而能耗问题在段时间内无法很快解决。寻找新的解决办法是一种趋势,而无线充电则有可能扭转这种劣势。

另一方面则是应用匮乏。运动传感、环境传感、心率检测、NFC和声音识别已经出现在各种智能手表中,但是却没有杀手级的应用及软件平台支持。

总结问题:产品设计和目标人群定位不够清晰;外观设计不够新颖;方案不够成熟,功耗较大,续航不理想;缺乏刚需应用带动需求。

智能手环:低价和低门槛

普通智能手环BOM成本大概在50-60元。智能手环更注重外观设计、零组件及材料。BOM成本也有超过100人民币。因此,由于成本低、门槛低,对于居于供应链上游的深圳厂商来说进入门槛非常低。

普通智能手环的BOM成本

1.CPU+Bluetooth:15元

2.3-轴传感器:10元

3.电池:3元

4.电源IC:3元

5.其他元器件:10元

6.外壳:5元

7.包装:7元

合计:53元

相比市场零售价格与BOM成本,方案公司和制造商有很大空间来改善功能、质量和用户体验。智能手环处于一个不成熟,非竞争的市场环境。对于目前的智能手环来说,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没有一家明星公司领导市场。硬件公司一方面还停留在售卖硬件赚钱的阶段,同时还要面对同行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目前中国智能手环的市场前景仍旧不明朗。市面中的智能手环主要功能包含:健康跟踪、睡眠管理、信息通知、其他功能(解锁手机、NFC支付等),但绝大多数还是以运动跟踪及睡眠检测为主。

涉足智能手环的主要有三类公司:

1、硬件公司:主要以售卖硬件盈利为目标,外观设计非常差。

2、新兴创业公司:在外观设计方面具有很多突破性的设计,商业模式刚刚起步,以硬件为载体进行数据收集并进行后续服务。但在上游技术支持和数据处理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3、互联网公司:腾讯、百度及其他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布局数据分析和云平台服务,目前也仍旧处于探索阶段。

另外,目前智能手环的功能及定位离消费者的预期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目前的智能手环定位不明晰,吸引力不足;而对于中高端消费者来说他们倾向于选择更专业的运动监测设备,如速度计、心率计等。

总结问题:入门门槛低,同质化严重;设计不够新颖;功能不具粘性;以APP建立数据支撑的商业模式不够清晰。

智能眼镜,还处于研发阶段

智能眼镜设计复杂度高于手表和手环类产品,要搭载独立的操作系统,需要专属应用和服务,以手势和声音控制并能连接互联网。智能眼镜类似于谷歌眼镜的增强现实眼镜属于比较“智能”的眼镜。从产品来看,目前的智能眼镜还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大部分产品只是发布,并未实现量产。

下图是智能眼镜几家主要厂商对其方案进度和量产时间点。

193572996.jpg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批产品9月底进入量产,年底将有更多产品面市,部分有跳票风险。在售价方面,VR眼镜的定价门槛在300美元左右,而AR眼镜国内没有参照标的,但首批定价基本在2000-3000元区间,对于消费市场而言,还是有点偏高,不过产量和价格始终是鸡和蛋的问题,需求起来了,价格就下来了,而需求则取决于解决了消费者什么样迫切的问题。

总结问题:技术门槛较高,国内玩家较少;价格昂贵,受众面较小;续航时间短;人机交互方式需要改善。

总结

目前可穿戴产品的发展仍旧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可穿戴设备要从概念热走向产品热,厂商们必须针对不同类型产品有的放矢,找到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功能、价格的平衡点,让可穿戴产品真正走入大众的生活,市场前景将会非常广阔。

分享到
下一篇:小米为什么不全面开放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