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超600万部,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可穿戴出货量有望达到1900万部,并将以78%的符合年增长率激增,虽然在数量上还无法比拟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俨然已经迈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三星谷歌苹果相继发布了智能手表设备,英特尔开始进军可穿戴市场,时尚设计公司纷纷牵手科技公司豪赌可穿戴,一大批可穿戴创业者踏上征途。一方面是销量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却是用户对可穿戴设备无休止的吐槽。不得不承认可穿戴设备在技术上尚处于伪智能时代,是哪些因素催熟了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呢?
作秀的需要
在泛社交时代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被印上了社交的属性,可穿戴设备当然也不例外。无论是鸡肋的智能手环还是炫酷的虚拟现实设备都或多或少的成了人们作秀的智能工具。
社交工具遍布互联网的每个角落,国外有脸谱、推特,国内有微信、微博。就拿国内来说,在可穿戴设备还比较陌生的时候,便有不少人在微博或者朋友圈里晒戴着谷歌眼镜的自拍照,套着智能手环的胳膊。当可穿戴设备杀入国内市场后,晒照片更是疯狂一时,而后则是晒数据。今天走了多少步,睡了几个小时,亦或是今天瘦了几斤,通过智能手表定位的经历等等,特别是智能手环类产品价格走下神坛后,作秀这一现象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明明知道这些可穿戴设备没太多实用的功能,却极大的满足了网友的虚荣。如果说奢侈品满足了炫富的心理,可穿戴设备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穿戴者有多潮。人们不需要这些设备带来多少方便,一串评论一串赞所带来的快感已经足够了。由于从众心理的引导,作秀的需要,再加上可穿戴设备价格不断降低,热销也就成了一种潮流。
媒体的引导
社交的圈子毕竟有其局限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媒体还是获取新知识的主要渠道。当然这里所说的媒体已经不局限于传统媒体,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在现代社会资讯传播中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可穿戴设备作为当前的主流发展方向之一,自然成了媒体报道的焦点。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在可穿戴设备的报道中起着主要作用,从一款可穿戴设备的发布、体验到正式开卖,每个环节都能产生好几个头条新闻,苹果的AppleWatch深刻的证明了这一点。在互联网上对这些产品的报道还有贬有扬,而传统媒体在报道上便不那么公正了,我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里多次遇到对可穿戴设备的报道,对于一个一直关注可穿戴发展的人来说,只想说那些报道和导购没太多差别。在媒体报道里有一个范围很小但说服力很强的方式,那就是以科技或者智能为名义的展览会,我在多个展览会上都看到过对国外主流可穿戴设备的展示,而且展览的厂商多为不太相关的企业,比如三大运营商倾向于向大众展示谷歌眼镜以及国外的主流智能手环。
当然媒体的报道并没有什么错,新产品本来就应该借助媒体传播给更多的人。媒体在可穿戴设备的热销上也仅仅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关键还是产品本身的宣传和价格太诱人。
产品的缺陷
几乎所有的可穿戴产品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抛却用户由此而来的吐槽,缺陷本身在可穿戴的热销上有着不可泯灭的作用。
产品有缺陷,一方面为产品的升级换代就下了空间,也为竞争厂商就下了借机标榜自己的机会。虽然不少技术缺陷目前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但有改进就是进步就有了卖点。以最普遍的可穿戴产品——智能手环为例,智能手环有数据没服务可以说是产品的最大缺陷,不少厂商便有了发挥的空间。首先提高计步、睡眠监测等算法的准确性,并加入运动和睡眠模式自动转换的功能,便可打出国内甚至国际上准确度最高的口号为卖点。其次提供简单的服务来弥补不足,对用户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然后提供相应的食补或运动方案,虽然做不到一对一的针对性服务,不过依然可以用更人性化作为产品特色。最后就是让产品更加好玩,把数据分享到社交网络和好友进行比拼,借助地图绘出运动路线等等,用可玩性来引导用户忽略有数据没服务的弊病。
产品缺陷为可穿戴设备的销售提供了契机,但不少厂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至少在国内产品上还没有看到。从智能鞋子到智能衣服再到智能头盔,从数据监测到数据共享再到社交属性,可穿戴设备更好玩了,但功能上的缺陷一直都在。
从概念到产品的时间很短,但技术和服务却一直跟不上,可穿戴产品有着被催熟的现象。从目前来看,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爆发点,在投资者和创业者偏离技术现实的同时,可穿戴的泡沫化也越发严重。